万众瞩目的国庆60周年庆祝大会即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0万人的群众游行队伍将把长安街变成欢乐的海洋。记者近日走近正在抓紧最后时间训练和准备的游行队伍,为他们背后的故事所吸引,更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32小时完成集结,6天超常规科学训练
这是一个特殊的方阵,这是一项特殊的任务。从9月22日接到新增一个方阵的任务,到24日清晨3200多人集结出发,只用了32个小时。这个主要由清华大学大一新生组成的标语方阵,留给他们的训练时间只有短短的6天,而其他方阵已经训练了两个多月。
这么短的时间里,如何达到“踏乐而行,随乐而动”的训练效果?北京武警总队紧急召集、训练出122名教员,每两名教员负责训练一排方阵队员。“在6天的训练中,除了分段训练、总队合练、与前后方阵配合训练外,新方阵还将模拟受阅训练,并安排时间到长安街实地体验。”第二分指挥部指挥赵津芳说,“必须保证队员们的健康和精神状态,在这里,没有魔鬼训练,只有超常规的科学训练。”
二分指执行指挥赵盛伟告诉记者,新方阵排练的秘笈是,教练一次性把所有动作都教给学生,让他们同时掌握脚上、手上动作,并熟悉背景音乐。大学生领悟能力强,能完全吸收,加上他们在入学后都经历了一个月的军训,训练效果非常好。
与所有方阵一样,这个标语方阵训练时的最后两排是替补队员。清华美术学院新生党员孟群本来是正式队员,但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参加“真正的”国庆游行,她和20多个班干部、新生党员主动申请成为替补队员。孟群笑着说:“所有方阵都有替补队员,其他方阵的替补训练了两三个月,最后也未必能上场。虽然是替补,但我还是会努力训练的。”
游行队伍训练背后的秘密
游行队伍的集中训练从今年7月开始,总共3个月,方阵基本群众的训练时间设计为100小时。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兵合练、分组训练、方阵合练和踏乐行进、限时通过训练等多方面进行。从指挥部到各分指挥部再到各方阵,都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和日程安排。从早期的集中培训到后期的整体合练,都有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
为达到国庆群众游行当天的体能要求,从早期的集中培训开始,参训人员就坚持和强化体能训练。7月初,不少方阵就要求参训人员每天至少绕操场跑步四圈,部分总队还开展了蛙跳、俯卧撑等锻炼项目。不少学校和企业大队还组织了拔河比赛、爬山、足球赛等活动,丰富队员生活的同时达到了体能锻炼的目的。
游行训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前期训练正赶上北京炎热的七八月,时间安排上多以早晚为主,并与学生的暑期军训和实践活动、体育课相结合,以保证合理的强度。
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也是一项重要工作。“10年前我还小,今天看了国庆5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的光盘,真的很壮观,我的心情激动无比,我相信通过努力刻苦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团结协作,一定能在今年的群众游行中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最真挚的祝福。”北京理工大学组织训练学生集体观看国庆50周年盛典后,学生李天祥写下这样的感言。
为使学生们“快乐训练”,北京大学等高校为参训学生放映专场电影《建国大业》、为每个中队拍摄集体合影、为每个方阵成员制作纪念饭卡和纪念邮品、安排集体联欢等;了解到参训学生买票难的问题后,第三分指挥部积极与铁路部门沟通协商,解决了近千名大学生返乡探亲车票问题;多个指挥部协调组织多家文艺团体慰问参训师生,鼓舞同学们的训练热情。
令人感动的“80”后、“90”后
大中小学生是今年国庆群众游行的主体。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些“80”后、“90”后,从小娇生惯养、吃不了苦。但经过游行训练的洗礼,他们令人刮目相看。
6月底,得知学校要进行群众游行人员的选拔,不少大学生退了已经订好的火车票,留在学校准备待选。很多同学放弃了暑假回家、外出旅游、上辅导班等计划,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中。
北京农学院学生曹驰、曹骋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于1989年国庆节。在暑期闷热的训练中,从小肠胃就不好的弟弟曹骋强忍住腹部的疼痛,坚持不放弃。身为标兵的他们,在训练中从未有过松懈,总是互相勉励,互相监督。他俩说:“因为是国庆节出生,所以我们更急切地为祖国做贡献,总是要求自己将每个动作都做到完美。”
这样动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参加少先队鼓号队表演的小学生们训练认真,不怕吃苦,每次训练都主动要求鼓号真吹真打。一次排练中下起大雨,孩子们脱下衣服保护鼓号,自己浑身却淋湿了。
参加国庆翻花背景表演的北京四中高二学生田川身高2米多,他不能和普通学生一样站着表演,因为他站着就会高出整个翻花背景,影响整体效果。每次训练,他只能跪着练,一跪就是几个小时。小田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腰部受过伤,老师体谅他的辛苦曾提出让他退出翻花队,但被他拒绝了:“能参与国庆庆典是无上的荣誉,我能坚持下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蒋雪孩在参加9月18日演练前一个小时犯了胃病,疼痛折磨得她满头大汗。考虑到自己是靠在方阵最外面的标兵,不能轻易放弃,她吃了两片药一直坚持到演练结束。她感慨地说:“当我们整齐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时,无比的荣耀,我真的觉得什么都值了。那时候泪水已经满满地在我的眼眶里滚动了,我真的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一种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曾经的苦累都没有了,我想如果给我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我还会报名参加,并且会更加义无反顾。”小蒋后来上网看了同学们写的日志,才发现那一天大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游行队伍中有许多不同民族的青年学子,他们通过训练,由陌生人成为了朋友。中央民族大学的新疆维吾尔族女生阿依谢姆古丽与来自山东的回族姑娘丁宁就是这样一对好姐妹。训练中,丁宁经常教阿依谢姆古丽学说汉语。阿依谢姆古丽对丁宁说:“国庆当天我要为你扎小辫,好好地打扮你。”两位女生由衷地说:“虽然我们整整一个暑假放弃了休息,但这两个月的训练很充实、很快乐。大家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为了向新中国六十华诞献礼,我们相聚在一起,刻苦训练,互相帮助,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喜悦。”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哈萨克族学生阿依提汗家住新疆乌鲁木齐,父母对于儿子报名参加国庆游行非常支持。他说,自己并没有感到训练有多苦有多累,反倒觉得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在督促着他。“我从小在乌鲁木齐长大,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最需要的就是团结。就像走方阵一样,我们需要向着同一个目标,要同方阵、同步伐、同节奏,同心协力!”阿依提汗说。
编辑:宁波 来源:新华网(记者 李江涛 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