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电影票养活N个"妈" 电影票降价动了谁的奶酪

2012-03-12 22:28:49 来源:羊城晚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一张电影票养活N个

一张电影票养活N个

电影票降价动了谁的奶酪?

日前,张艺谋、冯小刚、杨澜等六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联名提案,明确表态“支持电影票降价”。是什么原因让一张并非关乎国计民生的小小电影票,打败了水价气价油价,直接“杀”进全国两会?

事实上,两周之前广电总局在《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影市场票务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会员票、团体票不低于影院挂牌价格70%”的说法后,电影票价就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关于“降”还是“不降”的议论纷纷不断。

记者经过采访、梳理和剖析,发现电影票价涨跌背后其实是不同利益代表之间的博弈。

电影票背后的多方利益博弈

一部电影从拍摄制作到正式上映,要经过制片、发行和放映三大环节,其中放映环节参与分成的包括电影院和院线。

记者了解到,以国产电影为例,如果按观众购买一张电影票要100元来计算,其中5元交给了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委员会(电影基金),3.3元上缴营业税,余下的91.7元用来分账。

通常来说,制片方大概从中分得38%到43%,按最高比例计算即为39.431元,在扣除发行方收取4.585元后,制片方实际收入为34.846元。电影院的收入为52.269元,其中院线收取大概4.585元,即电影院实际收入为47.684元。

然而,上述参与分成的各方在每部电影中具体能收益多少,还要依据电影的强弱势来看,通常大片、名导演等因素可以让制片方在与院线和影院谈判时有更高的筹码。

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去年底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制片方新画面公司明确要求将票房分账比例提高到45%,甚至被传言指要提高在一二三线城市的最低票价,而一度遭到8家院线联手封杀。

“可不要小看这1%还是2%,放大到以千万元甚至亿元为单位的票房收入,那就是动辄几十万乃至几百万元的收益,谁能不在乎?”本地一家院线的负责人说。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制片方 院线 文化创意产业 票价 冯小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青花瓷龙亮相江西景德镇

明星脸部合成照迷倒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