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切糕微博”被切,切伤公信力

2012-12-06 08:51:53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如果不能保证发布信息准确无误,政务微博不仅形同虚设,更会伤害政府的公信力

一件跟切糕有关的事,打破了互联网的平静。

12月3日,“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了一条微博,其中提到某村民与外来商贩发生纠纷时,“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元)”。

“天价切糕”顿时引发了网友的各种吐槽。但是不久后,该微博即被删除。12月5日,“岳阳公安警事”又发了一条微博,称之前信息不准确,是被损摩托车、医疗费、“切糕”损失共15万余元。但是这条微博,不久又被删掉。

如此反复随即引发舆论的猜疑,本来简单的事实真相一时也扑朔迷离。

政府部门利用微博发布信息,务必保证发布信息准确稳定才能确立自身公信力。但这次“岳阳公安警事”先发“天价”切糕给人误导,后发澄清微博却又随即删除,不禁让人怀疑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素养与诚意。

在微博时代,一起普通的案件,很容易演变成为影响恶劣的公共事件。官方微博每条信息发布之前,都应思虑周全,预想到微博的强大宣传力,以及可能引起的舆论反响。

微博一成“覆水”便难收。在微博这样的公共话语平台上,政府微博是用来疏通民情民意,而不是通过删除微博来推卸责任的。尤其是涉及敏感问题的信息发布,政府工作人员更应该耐心细致,勇于担当。如果不能保证发布信息准确无误,政务微博不仅形同虚设,更会伤害政府的公信力。

要想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没有捷径可走。政务微博一旦设立,即预示着政府的一种态度:真诚服务民众,真正体察民情,迅速及时准确地公布事情真相。

在“天价切糕”背后,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要反思,同时也不能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乃至默不作声。毕竟,沉默不能解决问题,要以实际行动切实修复和重建政府公信力。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切糕 切伤 天价 岳阳公安警事 天价切糕

相关报道

精彩热图

“中国人怕什么”背后的思索

探秘最完美的“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