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小学生:课文植广告 出版社:新修订教材时将改正

2013-01-05 09:29:43 来源:东南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小学生:课文植广告 出版社:新修订教材时将改正

小学生:课文植广告 出版社:新修订教材时将改正

  课文《散落的钞票》中,两次出现“麦当劳”

福州实验小学四年(4)班的方邱同学,在读到语文课文《散落的钞票》一文时,发现文章两次提到“麦当劳”这一洋外餐品牌。他认为,语文课本中出现这样的品牌名称,有做广告的嫌疑。

为此,他在全班同学中发起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0%左右的同学认为,读到这篇文章加深了对麦当劳的认识,还有的同学甚至被“麦当劳”三个字诱惑得直流口水。

把麦当劳当奖赏 有免费广告之嫌

在老师教完四年级上册《散落的钞票》一文后,福州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方邱在家复习课文,突然发现课本中竟然两次出现“麦当劳”,他感到有些奇怪。

《散落的钞票》是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大意是说,节日城的地铁站里人多拥挤,一个外地人的钱在车门口散落,主人公“我”和立明等捡拾散落的钱,最后散落的钱一分不少地回到那个人手中。让方邱感到奇怪的是,文章两次提到了麦当劳——第一段中提到“我有点饿,看到旁边有家麦当劳店,就想拉立明进去”,在最后一段又说,“比买了全套《丁丁历险记》,又吃了麦当劳还高兴”。

教材中出现这样的字眼算不算广告?方邱上网查了查,认为这个可以算得上“植入性广告”。而且他发现,这篇文章作者不详,麦当劳这个词语在文章中也无关紧要,但主人公“我”却对吃“麦当劳”有着很大兴趣,把吃“麦当劳”当作一件很美好的“奖赏”,实质上对“麦当劳”起到了免费宣传的效果。

孩子的独到想法 得到老师的赞赏

“没想到孩子有这样的发现。”方邱的父亲方先生告诉记者,方邱发现这一问题时,他就和孩子作了沟通,他肯定了孩子的看法,也支持孩子继续对这件事作调查和研究。

方先生说,如今麦当劳等洋快餐广告无孔不入,而“麦当劳”品牌出现在小学生的教材中的确不妥,让孩子对洋外餐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老师的提议下,方邱在班上作了一个小调查,发现有三成同学认为,读了这篇文章会加深对麦当劳的认识,有七成同学每月至少吃一次包括麦当劳在内的洋外餐。于是,方邱写下一份《教材不应当为麦当劳做“广告”》的调查报告,致信给这套教材的主编郑国民、马新民教授。

“我教了很多年,这篇课文也教过很多次,不仅多年来没有一个同学反映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一直没注意到。”方邱的班主任陈锋老师坦承,她对方邱很赞赏,“方邱的理解力非常强,平时很喜欢看书,是班上的‘小才子’。”

福州实验小学副校长王国光告诉记者,学校也知道了这件事,实小的学生有这样独立思考的能力非常可贵。他赞同孩子的看法,认为在教材中出现这样的品牌字眼,“肯定不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长沙“比基尼餐厅”

重庆学生造“箱宅”7㎡家

理科男造“妹子版”寝室

盘点全球令人无法想象的胖人

精彩热图

“地铁十八怪”风靡网络

中国狗狗秀性感丝袜照引英媒关注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 曾四次到访中国(组图)

30个月男人变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