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马来西亚农民在华造就火龙果乐土

2013-10-08 19:16:35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刘亚烈说他是个多见树木,少见人的人。

四十年来,他在几个国家做农民,从马来西亚到印尼,从巴布亚新几内亚到菲律宾。十年前,他来到中国钦州种植火龙果。

钦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适宜种植火龙果的地区。这里气候温润,少台风。北回归线自东向西横穿这片肥沃的土地。北面背靠十万大山山脉,南面面向北部湾。

“刘先生绝不是个普通农民,我们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常驻刘亚烈农场的钦州市农业局科技特派员朱扬说。刘坚称他就是个农民,根本谈不上什么专家,因为“至今人类对火龙果知之甚少”。

近年63岁的刘亚烈平日就穿着土黄色的旧汗衫、黑色运动短裤,还有一双沾满泥巴的运动鞋穿梭于农场中。他的农场长满了野草,他就像个国王,一株株火龙果是陪衬。

“放任野草生长是保护地表土最好的办法,我可不想30年后还给农民一片贫瘠的土地。”刘亚烈的良心指引着他一路走来。

三年前,他四千亩农场周围有人建起了选矿厂和砖厂。刘自行撤销了其农场大部分土地上产出的火龙果产品的有机认证标志,尽管这些产品依然符合有机食品标准。他只保留了农场核心区产品的有机食品认证标志。

他曾为了申请这些标志花费了大量心血。但在他看来,有机不仅指产品本身,还应包括农产品生产地的生态条件。他说他必须这么做,否则良心上过不去。

刘亚烈种植红心火龙果。在他眼里,火龙果从根茎到成果浑身都是宝。他在火龙果深加工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火龙果开发利用还在起步阶段,火龙果在中国也不算主要水果品种。政府和农业科研机构投入有限。

刘亚烈和他的团队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研究如何加工利用火龙果。他已经掌握了将火龙果加工制造成果醋、果汁、酒、油、面膜等化妆产品的技术。

十年来,刘亚烈先后投入人民币5000万元从事火龙果的种植和科研工作。他谦虚地说他最大的成就是让吸引来十多位中国投资人加入他的事业。

其中最大的一位投资人林性标说,是刘亚烈的执着和创造力打动了他。另一个投资人寥继严也表达了同样的感慨。

但刘亚烈的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他租种的4000亩土地以前分属于500多户农民。自1950年代以来,通过几轮土地改革,许多山地和荒地的权属关系并不明确。为了更好地解决地权和收益分配问题,除了地租,他还为这500户农民提供了一份稳定的农场工作。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马来西亚农民 火龙果乐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