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小岗村44%耕地重新集中流转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4-08 10:04:09
分享

拿什么保障农民权益?

土地颁证确权,制度约束防范非农化经营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5%。而在小岗,流转的土地面积已接近一半,且大部分土地租期都在10年以上。

土地流转了,农民能致富吗?“转出土地的农民每年都能得到一定的流转费用,这个费用和种田收入基本相当甚至高于种田收入,基本生存是有保障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孔祥智教授说,“但这个收入和致富差得很远。流转土地后,农民可以从事工商业生产或者外出打工、创业,这些都可以成为致富途径。国家应该进一步搞活农村经济,给他们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

农户土地流转后经过统一平整,已成为高标准农田,原有的位置和模样已经发生变化,如何避免未来发生纠纷?“土地需要确权,村民对这事很上心。每家每户的测量面积都要公示,不满意的再跟村委会协商。”据关友江介绍,全村土地测绘、公示、确认登记已结束,计划在5、6月份发证。记者拿到一张土地确权图表,上面清楚显示了每一户农民的土地位置、形状、面积。据参与测量的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卫星专业测绘,数据相当精确,每户的方位图和亩数一目了然。

在小岗,流转给工商企业的土地占很大比重,如何保证这部分土地不改变农业用途?企业流转土地规模较大的情况在滁州普遍存在,比如在全椒县的八波村,主营农业生产资料的辉隆集团在当地流转的耕地面积达1.7万亩。如果这些土地被恶意改变用途,将会给农业和农民带来极大的损害。为了防患于未然,滁州市对此有统一规定。据滁州市委书记江山介绍,工商资本进入要遵循土地流转程序,必须从事规模农业,种植内容、租期、租金价格等重要信息必须在合同中体现,流转后建档作为凭证。一旦有改变用途的倾向,政府会进行干预。“工商资本不能和农民私下交易,否则农民没有得到保护就没有安全感。”江山说。

“在小岗,种什么、怎么种村里不加干涉。但必须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必须发展农业。”关友江对这一点很明确。从目前来看,当地现有的农垦企业外来的多,本地的少。种植经济作物的多,种粮的少。从农业种植的比较收益来看,种小麦每亩的收益在700—800元之间,种甜叶菊的收益在4000元左右,种大樱桃和蓝莓的收益则能到2万元以上。显然后者的经济效益要大得多。如果是家庭种植经济作物,也许还存在技术门槛。而对于企业来说,有能力进行试验后统一技术指导培训,技术上完全不成问题,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也就不足为怪了。“企业会按照市场来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粮食安全不是企业的责任。”孔祥智说,要保障粮食安全,国家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