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让贵州之美走出深闺

2012-08-31 16:24:10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贵州,因自然风光雄奇,素有“公园省”的美誉,加之原生态文化璀璨,又被称为“文化千岛”。“公园省”的神奇与“文化千岛”的斑斓共融,由自然而人文,成就了不可复制的“多彩贵州”。

然而,贵州之“美”曾久藏深闺人未识。外界对贵州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一棵树——黄果树瀑布、一栋楼——遵义会议会址、一瓶酒——茅台酒的“三个一”阶段。

如何让贵州之美走出深闺、走向世界?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多方兴业富民,贵州旅游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基础设施硬件提升

接待环境软件改善

道路通则百业兴。云贵高原层峦叠嶂,交通不便是许多游客不愿前来旅游的重要原因。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是发展旅游的当务之急。按照“着眼十年、规划五年、突破三年”的要求,贵州积极构建旅游立体交通网络。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贵州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023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2066公里,全年铁路运输旅客3259.8 万人次;新增通航城市8个,加密航线34条,全年贵阳及其支线机场共完成旅客运输746万人次,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提供了强力支撑。

如何将贵州打造成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给贵州支招儿,建议贵州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重点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据统计,2011年贵州各级财政对旅游交通、接待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开发、人才培训方面的投入达到121.56亿元,是2010年的2.85倍。目前贵州已拥有星级饭店340家、旅行社270家、A级景区79家,一批景区游客服务中心、购物中心、停车场、自驾车营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成,旅游综合接待能力突飞猛进。

“硬件”条件跃升,“软环境”加速改善。《贵州省旅游条例》的正式颁布,为规范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持续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及“十佳文明”创建评选活动,贵州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苦练“内功”带来喜人成绩:“十一五”期间,贵州旅游总收入、旅游接待总人数均实现30%以上增幅。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表示,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贵州旅游业提速转型、聚集人气、打响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旅游文化融合发展

“多彩贵州”扬名中外

曾经,贵州人推介家乡时各执一说、言辞零碎。如今,由宣传部门牵头打造的“多彩贵州”已成为贵州人递给外界的统一名片——这四个字简洁响亮且底蕴丰厚,是贵州近年来推动文化、旅游共融发展,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大手笔。

贵州之美开始扬名海内外,有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5年开始主推的“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那年,首届“多彩贵州歌唱大赛”初试啼声,接下来连续8年,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舞蹈大赛、原生态国际摄影展等以“多彩贵州”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刮起“贵州旋风”。

“多彩贵州”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升了贵州文化自觉和自信。前7届活动,共有35万余人次报名参加各级赛事,各类比赛达8500余场,近3000万观众到现场观看比赛,各级电视台录播、直播2000余场,电视观众累计达数亿人次。

而“多彩贵州”仅仅是贵州为打响文化旅游发展品牌倾智谋、出举措的一个缩影。

2006年起,贵州开始实施“旅发大会推动战略”,通过申办制方式,每年选定一个地区举办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以此为契机,深度开发旅游资源,整合产业优势,打造旅游精品。

借助旅发大会,贵州各地在“多彩贵州”整体品牌引领下,充分开掘自身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避暑之都·温泉之城”、“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等一系列有文化内涵和区域特色的旅游品牌,使区域形象、文化品牌深入人心。黄果树瀑布节、油菜花旅游节、“贵阳避暑季”等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形成了节庆带动效应,开发出一批有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贵州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

2011年,“贵州”外宣形象标识正式发布,又一次让世人眼前一亮。符号化的“贵州”两个汉字中,隐约展现了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物产资源。贵州的酒、贵州的山、贵州的民风民俗、贵州的名胜古迹都以大写意的挥洒融合其中。

百姓由穷变富的“捷径”

经济社会发展的“奇兵”

根据旅游资源广泛分布于农村、山区、民族地区的特点,贵州坚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推动一方发展”理念,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

《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和《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的意见》的出台,为贵州兴旅富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2011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606万人次,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33%;实现旅游收入221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6%。

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通过发展旅游,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50元增至2011年的7100元。“十一五”期间,全省有42万贫困人口依托乡村旅游脱贫致富。

近年来,贵州又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把旅游业确定为全省16个优先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并确立了在“十二五”时期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今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提出了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为贵州旅游转型跨越插上了一双强劲的翅膀。

“贵州旅游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奇兵”,“旅游业是一把手工程”,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已在全省上下形成共识。

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贵州以特色鲜明的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纪念品和特色食品、药品为重点,以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能工巧匠选拔大赛、旅游商品展销大会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等为平台,主动把旅游业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中,构建了旅游业与其他行业良性互动发展的全新局面。2011年,仅仅“两赛一会”一项,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就占旅游总收入的17.2%,是2005年的4.9倍。

“小旅游”拉动“大投资”,在布局旅游发展这盘棋时,贵州考量充分。2011年,全省旅游项目带动投资1124亿元,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旅游商品加工和餐饮、运输、信息等二、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据初步测算,2011年贵州旅游业增加值达410亿元左右,占全省GDP的7.1%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在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达15.5%;旅游直接就业和带动就业人数达105万人,通过旅游业受益群众在300万人以上。

征程开启豪情满,蓄势腾飞何壮哉。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向世人呈上多彩名片,今日的贵州,正奏响一曲“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山水人文交响曲。(黄娴 蒋兴勇)

编辑: 宁波 标签: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恐怖乌云”笼罩深圳如“后天”降临

烟台举办活体蝴蝶展 市民感触春天色彩

网上流传苍南一干部“收礼视频” 当地纪委称正在核实相关情况

上海地铁7号线自动扶梯突然逆行 致多人受伤送医

精彩热图

杭州举办宗教界消防运动会

甲午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举行

“樱花小萝莉”网络走红 萌态美样惹众网友狂点赞

马伊琍父亲开微博写信给媒体:请放过我们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