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重大决策延续至今:河南的交通区位优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削弱,只能增强。
从高速公路进入郑州机场,收费站上面“中州第一门”五个大字耀眼夺目。这是1997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长春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时挥毫书写。在他主政期间,全力推进河南高速公路建设。
新世纪初,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提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把对外开放的通道全部打开。在他离开河南之前,着力推动的最后一件事是与铁道部签订了修建高速铁路的合作协议。他那时的一段话至今仍让河南人印象深刻:“高速铁路一定要上马,即使我们自己投资也要修。”
20年努力,河南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米字形”高速铁路框架雏形已显。河南的领导人又开始谋划航空港的未来。
与号称全国铁路心脏、公路枢纽的陆路交通相比,航空运输已成为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最大的短板。“河南是航空高品质俱乐部的‘后来者’或者叫‘插班生’。”专家们这样定位我省航空运输的现状,“但补上短板,就有可能成为发展的制高点”。
2007年,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主持启动了民航优先的发展战略,并列为“一号工程”。随着卢展工、郭庚茂入豫履新,郑州航空港建设开始全力推进。
这一切,犹如宏伟壮观的接力赛,借助着思想解放的大潮,使郑州航空港动力澎湃,振翅待飞。
这一切,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在诞生的每一个节点上,都镌刻着解放思想、尊重规律、顺应潮流、抢抓机遇的烙印。
在网络上点击“航空经济”四个字,几乎弹出的每个词条都与郑州有关。这标志着在航空经济引发的新经济形态竞争中,我省以先行者的姿态抢占了制高点。
“当郑州航空港按7000万客流量设计时,外界确实有很多质疑声。”省政协副主席、省发改委主任张维宁说。但经过缜密论证,规划者认为2035年之前就能实现目标。“看不到这样的前景,我们就可能判断失误,失去发展的良机。”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正当我省稳步推进航空港建设时,一个重大的机遇开始出现。
2011年4月初,全国民航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拟在中西部地区选择一个机场培育成国内大型航空枢纽,承担京上广三大门户机场的部分中转功能。令人惊喜的是,当时推介的就是郑州。
紧接着,4月底,国家发改委召开国际航空枢纽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评审会,通过分析经停率、中转率、绕航率,与会专家一致认同:郑州机场具备了国内大型航空枢纽的雏形。
消息传来,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卢展工立即指示,“把航空枢纽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