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电商惨烈“价格战” 谁为疯狂买单?

2012-08-15 19:08:3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价格战”火拼谁会笑到最后?“若胜出者独占市场垄断定价,这样到头来消费者就连货比三家的权利都会丧失了。”中国人民大学商法学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对记者说。

“短期的超值并不代表长期利益。”刘俊海说,“鹬蚌相争的结果不是有利于消费者,消费者要理智,不要喝彩推波助澜。”此次价格战与去年的腾讯与360“3Q大战”有相似之处,选择其一便不能选择其二,等于逼迫消费者作出唯一选择。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指出,“价格战”疯狂归疯狂,但不能触及法律底线。他认为,目前出现的情况与有关法律规定明显抵触,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一条,“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以及《价格法》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包括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一旦无序竞争不断扩大,整个家电行业也会对电商说“不”。一位家电生产商对记者说,现在厂商普遍对价格战持观望态度。当前厂商利润本来就不高,电商持续压低价格,这是逼着我们“跳水”。

电商模式现短板 “价格战”豪赌需终结

此次“口水战”已不是电商第一次“掐架”。今年6月份先后发起促销活动的还有天猫商城以及库巴、当当网、一号店等其他电商。数据显示,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7家电商公司,共投入58亿元火拼夏日家电价格大战。

这场“价格战”似乎还在发酵,其他电商还在纷纷加入“拼价”行列。刘俊海说,这表现出电商行业企业不健康的竞争态度,暴露出我国电商核心竞争力的欠缺。

“这场战争虽激烈,但一点不好看!”马光远说,“价格战掩饰不了中国电子商务这些年来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欠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行业进入门槛低,为扩大地盘,只能用这种不可持续的手段。至于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服务水准等,对中国的电商而言,实在有点高难度。

邱宝昌则认为,电商公平竞争法律法规待健全。此次价格战反映出我国相关法律还不完善,随着科技的发展,交易行为发展很快,应该未雨绸缪,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尽快出台电商经营者之间公平竞争的原则和规则,用法律约束不公平竞争。”邱宝昌说。

刘俊海说,相关主管和主导部门当加强监管,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对某些违规行为及时叫停或查处,促进电商行业良性健康发展。他透露,《网络零售管理条例》正在制定之中。

编辑: 马原 标签: 价格战 电商 新华视点 京东 商法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揭秘美绝密军事基地51区!

揭秘林青霞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