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中国游客黄金周境外消费480亿 被指肥水流外人田

2012-10-16 09:14:22 来源:CCTV《新闻1+1》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新闻1+1》2012年10月15日完成台本

——中国“黄金周”,世界得黄金!

节目导视:

解说:

十一长假,中国银联持卡人境外交易额同比增长33%,中国购买力制造了世界黄金周。

刘先生:

我买了两块欧米茄的手表,还买了一些LV,也就是够时间买这些东西。

解说:

中文服务、商品折扣、礼品赠送,呼吁对中国游客放松签证程序,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欧洲在行动!

帕特里夏·耶茨:

(我们)探讨怎样和申根签证进行套签,中国人申请(英国)签证的过程将更加简便。

解说:

欧洲2000亿奢侈品销售额,中国游客其中占去了1000亿,中国应不应该打一场消费保卫战?

欧阳坤 世界奢侈品协会:

巴黎、糜烂、罗马、日内瓦占据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全部都是中国人。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中国的黄金周,世界得黄金!

主持人 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今天公布了9月份经济运行的一些数据,其中CPI同比上涨1.9%,又回到了2%以下,很多人会觉得这个数字还是证明我们的物价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也有经济学家说,这说明我们的经济还是相当地冷,急需扩大内需。一说扩大内需,今天我们要关注的话题就非常地有趣了,内需似乎有点儿冷要扩大,但是我们在刺激外需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过去不久的黄金周里,全世界可的确得黄金了,有媒体估计不少于480亿的黄金周在国外的这种消费,中国人出手真是阔绰,那么这应该吗?有哪些事情是需要改变的呢?来,咱们再回头走进黄金周,看看世界是如何得黄金的吧!

解说:

刚刚过去的黄金周和我们一起分享中国黄金的还有国外的商家,今天中国银联公布了一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数据。在黄金周期间,中国银联持卡人在境外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了33%,而有媒体更是根据2011年国庆黄金周中国内地游客出境购买奢侈品240亿元的消费额,估算出今年黄金周国人境外消费将轻松突破这一数字,并在总体消费额上将达到480亿元以上,具体到个人,今年国庆期间,境外旅游购物的人群恐怕不少人都是满载而归。

刘先生 赴外旅游消费者:

我买了两块欧米茄手表,一块宝珀手表,然后还有买了一些LV,也就是够时间买这些东西了。

解说:

刘先生在此次十一长假跟随旅行团对法国和日本进行了8天的游玩,行程中购物成为了他最重要的安排。

刘先生:

购物的时候导购员有分成中文和英文,英文不好的人,就可以选择中文导购员,这样就可以买到你喜欢的东西。以前银联卡部分地方可以使用,现在大部分都可以用银联进行刷卡消费,省了一笔手续费。

解说:

8天的行程,刘先生在购物方面花费达到60余万人民币,其中以腕表、皮具等奢侈品为主,这些商品在国内与国外的价格差距较大,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刘先生:

(国外)奢侈品的价格比中国便宜太多了,在法国老佛爷全部中国游客都是要买LV,门口都排起长龙,欧洲规定一个服务员只能够服务一个客人,要服务完了以后才让新的客人进去,所以门口排队就排了很长,所有人宁可排一两个小时的队,都要等到可以进去购物,感觉像菜市场里面在买菜。

白岩松:

我们感觉在国内的情况是世界原本是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就没路,在这儿狂堵,但是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的中国人去刺激了外需,也就是肥水都流了外人田了。想想看,由于钓鱼岛的问题,我们这一个黄金周仅仅去韩国的就出现了井喷的状况,超过了10万人,起码留在那儿了10亿以上这样的消费,更不要说去欧洲或者去美国了。我们看一张小照片就可以反映中国黄金周人多到了什么地步。

在法国巴黎的一家小店上都贴着“鹅肝酱”、“朱古力好吃”,都是用中文写的。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是咱们游客制造的一种对国家非常有用的一种宣传,意大利威尼斯的一家百货店门口,这是《齐鲁晚报》报道的,为了迎接中国游客,在店外头赫然写着几个大字:“钓鱼岛是中国的!”事实是如此,但是你想想,他已经用这句话来吸引中国游客了,宁可去得罪日本游客,可见中国游客的这种消费能力和人数是压倒性的优势。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我们要去算银联卡有这样飞速的增长,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愿意带现金,还会用其他的卡等等,还有一些没法用卡消费的地方,你就能够想象这一个黄金周中国对世界消费的刺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的态度是一方面中国人出去的越多越好,越远越好,一年能出去多次才好呢。另一方面在消费方面的数字还会不断地向前增长,但是我们也会提出我们的一些想法,比如说比例是不是可以改变,我们现在六成左右都用在了奢侈品的消费方面和买东西购物,但是只有不到四成甚至三成多一点用在吃和住上面,所以这方面将来可能需要改变。

接下来尤其要谈的是奢侈品在外面买的太多了,这背后又有哪些需要改变的呢?

解说:

谢谢中国!这是近年来瑞士钟表业常说的一句话,而赢得感谢的正是来自中国游客惊人的购买力。不得不承认中国消费者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拯救欧洲,瑞士手表、名牌时装、珠宝首饰、香水皮具,伴随着中国游客不断增长的消费能力和逐渐变化的消费观念,许多国家以及奢侈品品牌对中国游客的重视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白岩松:

我们再来看一组画面就能够确定中国人对奢侈品的如此喜爱程度,看法国巴黎路易威登店的门口,不要说镜头前都是拎着名牌的购物袋通过的中国人,你看在排队的这一排人当中,大多数是东方或者说是中国的面孔。我们再往前看,这是在路易威登里头购物的时候排队交钱,大部分也是中国人。再往前看,东西买太多了,实在太累了,累了席地而坐,一方面是奢侈品的消费,一方面就地就坐下吧。

这里就要求很多人要去思考了,为什么我们的肥水愿意流外人田,恐怕来自于巨大的差价。在这样的一种巨大差价的背后,是我们在国内对这种高端奢侈品的市场以非常高的税率,有的甚至高达接近60%,因此价格非常高,所以一出去之后,中国人跟你说的话就是“太便宜啦!”、“太值了”,我买一包,这一趟旅游的钱就已经挣回来了,带着这样的一种心态,中国人就更加疯狂地购物,哪怕在吃和住方面去省,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思考了,我们有哪些事情要改变,我们不是要扩大内需吗?难道肥水就要流外人田吗?来,我们继续关注。

解说:

来自商务部的数据,今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大约80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左右。虽有增长,但来自中盈国际的报告却说,这个增幅是2007年以来,十一黄金周的最低增速,也是近三年来,春节和十一两大黄金周中增速的最低水平。一边是国内消费增速开始出现下滑,另一边确是境外消费大幅增加,这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让我们听一听一个职业旅行者的信息。

小鹏 职业旅行者:

比如说一万块钱(买奢侈品)你在国内只能买个包,但是如果你去巴黎的话,你花六千块钱买一个包,再添两千块钱,一万二,就能往返机票都出来了,那(消费者)何乐而不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羊坚强"天生倒立

科学家预测千年后人类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