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居民收入翻番需政府企业让利

2012-11-20 09:34:45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鼓励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改革设计得再周密,也可能有不少缺陷,因此需要鼓励创新、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允许试错、积累经验、再逐渐推广这样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

中国的金融改革中,既有自上而下的改革,也有自下而上的改革。多数人都比较注意观察那些中央做出的决策,比如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汇率改革等。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自下而上的改革。有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积极性也很高,都要求进行改革试点。它们感觉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巩固它们的经济发展,巩固它们的创新。与东欧国家的“改革疲劳症”不同,中国各个方面都呈现出比较强的改革热情。不断有基层提出来,希望批准它们进行改革的试点,还经常加上“综合试点”,意思就是希望多要一点政策。

改革是一个允许试错的过程,可以试点,最后做错了,吸取经验教训,有些东西取消了,有些东西修正了。为什么在中国这种现象比较多,在其他的特别是小一点的国家很少见到呢?我个人分析,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中部和西部发展又不平衡,世界上很难有国家给它提供非常成熟的经验。

改革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开始即便是设计周密的改革,也可能有不少缺陷,但在试点过程中间就得到了学习,以后就可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实践。

谈起改革,有的同志抱怨,说改革就是谁先向中央要来政策,早晚都是推广到全国。其实也不见得都是这样。只不过大家容易记住的,都是那些成功改革的例子,也有不少改革是试错的,后来纠正了,大家慢慢就忘记了。比如农村信用社改革。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先进行一个省的试点,2003年的时候扩大到8个省份,再扩大到29个省份,前几年又把海南加上了。但是第一个试点的时候,财务方案的设计就失败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不可持续,改革不能获得根本的成功。所以,要修正方案再发起第二步试点。这是一个有试错、自我学习和取得经验、不断修正的过程。

中国是一个大国,有些决策可以继续鼓励创新、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允许试点、积累经验、最后再把好的经验逐渐推广。

精彩热图

已无法阻止人类"群魔乱舞"

中国十大最美空姐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