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市民为何“坚信”天燃气涨价谣言?

2013-04-02 08:50:24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冯国栋

听闻天然气将大幅涨价,湖北、陕西、山东等地大批市民纷纷出动抢购,有的彻夜排队。各级发改、物价等部门现身辟谣,称气价不会暴涨暴跌。极具讽刺的是,辟谣后排队长龙依旧。市民宁信谣言不信辟谣,背后反映出多年来物价上涨带来的民生之艰,也是对物价部门公信力的考量。

辟谣公布后,武汉几处天然气营业点依旧人满为患。有人坦言,每立方2.5元,涨价后逼近4元,成本会增加不少。真若要涨价,成本增几何?市民心中最清楚。一位排队大爷解释说,“物价多年来上涨不少,所以宁可相信涨价传谣是真的,抢点‘便宜气’。”

市民“宁可信其有”,来自多年来“无法信其无”的事实。看看近年物价,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相关重点行业无不响起“涨”声。人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事实,成为百姓做出基本生活判断的“经验”。加上今年行业内普遍流传,天然气将成为价格机制调整重点商品。经验+舆论,让百信心里没了谱,戳中了基层群众的痛处。

面对排队长龙,发展改革和物价部门是否应该反思辟谣的“公信力”?听证会本是公众与利益集团一场“博弈”,但无奈有些“听证会”沦为形式,投票举手表决成为演出。近年来,老面孔出席听证会,听证会独角戏,听证会遇冷,这已让市民心灰意冷,听证会公信力丧失。群众忧虑也并非简单数句“尚未接到调价通知、将会举办听证会”即可打消。

天然气价格事关民生。最能稳定民心的,不是辟谣,而是事实。既然出面辟谣暂时不会“猛涨”,就要拿出强有力的决心,采取信服手段抑制谣言传播。令人担忧的是,经过多次辟谣后的传言,一旦变成现实,将是对辟谣部门公信力的一记耳光。

编辑: 马原 标签: 听证会 坚信 公信力 天燃气 谣言传播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