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改革红利 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目前我国消费率在相同发展水平国家中属最低之列。有研究表明,我国消费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将提高1.5—2.7个百分点。提高消费率,不仅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将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提高消费率,首先应该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让老百姓大胆花钱。而我国国民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也是我国消费率持续降低、投资率持续升高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加快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让老百姓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支出力度,拓宽社保资金筹集渠道,切实降低个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负担比例,提高居民可用于当期消费的收入总量。
城镇化可以提供最大的内需潜力。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把新型城镇化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主要抓手,将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投资和消费增长的重要作用。但目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了进城农民工难以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他们被户籍壁垒挡在门外,不敢购买大宗耐用性消费品,抑制了消费潜力。如果能解决他们的户口问题、住房问题等,将能刺激消费需求。
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能激发企业活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基础资源的优势。本届政府从开局起,就从转变职能入手推进改革,通过深化行政管理、财税、金融、价格等重点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活财政货币资金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和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政策扶持他们成长,将对稳增长、保就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都是拉动内需的重要基础环境。目前,在一些地区,有相当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权已下放,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最多的可缩短18个月,少的也可缩短8个月。政府放权可以激发市场活力,调动更多的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从而发挥稳增长的作用。
调结构绝不是单纯压缩过剩产能
产能过剩严重不仅会压缩民间部门的投资机会,还会增高失业率,从而抑制消费需求,拉动有效内需则无从谈起。产能过剩矛盾要求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运用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标准、营销、供应链、品牌培育等生产性服务环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能压缩,实际上是同一事件的不同侧面而已。产业升级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容,实现产业升级了,过剩产能问题自然会得到化解。
现在说产能过剩,其实是一些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而服务则是供给严重不足。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器,跟同等发展国家水平差了10个百分点以上,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业差得很远,无论是基本公共服务,还是非基本公共服务,都存在“短板”,稳增长、调结构的潜力很大。国人在服务业方面的消费需求还远远没有被释放出,如果逐步放开政策限制,服务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压缩产能过剩只是调结构的一个方面,调结构的主攻方向是扩大内需。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内,出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必要性不大,但调结构、扩大内需是可以为经济发展增添后劲的。
今年以来,一些调结构的政策相继出台,包括促进光伏产业发展、加大棚户区改造、鼓励信息消费、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扩内需,也有利于稳增长,更有利于调结构。当大多数的国人敢于消费、能够消费起来的时候,我国的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加平稳和健康。(中国经济网记者 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