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大二学生在校“开银行” 启动资金20万元

2013-12-12 10:01:27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如果说张明(化名)是中国首位大学生“银行家”,似乎有点言之过早;如果说他是第一位“开银行”的大学生,倒真有那么点儿意思——毕竟,这个敢想敢干的小伙子,已经把他的“6531银行”成功地开在“目标客户”面前。

未来的“金融家”在11月15日初试啼声。当晚,一张宣传单图片在人人网上被疯狂转发,宣传单题为《“6531银行”开幕啦》,文中的内容可谓劲爆:“到毕业之前无限期贷款,贷款金额从100元到20万元不等,月息1.8%……”图片两小时内浏览量多达6000多次,分享量高达240条。短短5天,就有十几拨儿客户咨询业务。

有人羡慕地说,这才是真“土豪”,有人惊呼“放高利贷的来了!”“大工惊现地下钱庄!”也有人对其合法性表示质疑,纷纷留言:“哥们,趁早收手吧,小心‘查水表的’来了。”

看新闻决定“开银行” 问律师马上发传单

如果“6531银行”真的成为百年老店,研究金融史和企业史的学者一定不能搞错基本资料——创始人张明,大连理工大学大二的学生,生于1993年;启动资金:20万元;启动资金来源:张明从小积攒的压岁钱和零用钱。

每到过年,小朋友们都把压岁钱拿去买玩具了,而张明却默默地把红包积攒起来,等到年后银行一开门,通通存到家人为他代开的账户里。不仅是压岁钱,就连平常亲友长辈给的零用钱他也不放过,“那时候总是一得了钱马上就往银行跑,40元,50元,70元……一点点往里面攒。”他知道家里根本也不需要自己攒钱,但“就是隐隐约约地想着以后长大了,能有笔较为自由的钱,干点不一样的事情。”

时机的出现来自灵光一闪。11月15日(周五)早晨,他像往常一样起床,按照惯例上网浏览百度新闻,一条“中学生校内开‘银行’ 校长筹集1万元作启动资金”的新闻吸引了张明的目光。在这条新闻里,北京十一学校校长,用自己的稿费1万元,开办“圆梦银行”,交给该校的高中生自主运营,主要用于投资校内各社团的发展,年利率统一5%。

“看到这条新闻时,我原本睡眼蒙目龙的脑袋瞬间就清醒了,将新闻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看了十几遍。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喊,‘机会来了,机会来了!’”产生“开银行”的想法之后,张明马上在线咨询律师,问题就是个人能否向个人放贷。得到肯定之后,他又在自己的电脑上设计了一份简洁的传单,当天下午就跑到校内的小复印店,一印就是3000张。

从阅读新闻灵光一闪,到逐个宿舍发完传单,短短12个小时,张明就完成了他的校园金融事业的策划和初步推广。他也承认那天的自己有些疯狂,“但我总是想,高中生都能干,为什么大学生不行?既然还没有人做,那这个螃蟹,我吃定了。”

经营利润承诺部分作公益 个人借贷律师称合法

张明的传单是这么开篇的——“你还在为想创业而筹不到资金而发愁吗?你想创办社团却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吗?最近你的个人经济又遇到困难了吗?这个月又把下个月的生活费花光了吗?想给女朋友买一个好点的生日礼物却暂时没钱吗?如果你正在为以上问题而苦恼?那么,恭喜你,你的问题马上可以解决啦!‘6531银行’是大连理工大学第一个由在校学生自主创办的‘贷款银行’……”

或许是理科生的语文水平有限,也或许是心情激动疏于校对,这份传单的标点符号尚有不规范之处,但张明的创业激情已经跃然纸上。“6531”,是张明的“银行”名,也是他的寝室号,六舍,531室。

“一是也没时间细想,图个好记,利索。二是‘银行’里有两位员工就是我室友,觉得这个名字更有代表性。”张明说,活儿不能一个人干。言下之意,他的金融生意可能会有较大的业务量,广泛传发的宣传单上已经明确了客户对象:“也许你现在不缺钱,但请记住6531!在今后的大学时光中,只要你经济有需求,随时到6舍531室!”

按照“6531银行”的规章制度,其贷款对象仅限于大连理工大学在校大学生(需年满18周岁),贷款金额为100元至20万元,不限金额,贷款利率均为月息1.8%,贷款人须将价值超过所贷金额的物品作为抵押。

编辑: 于姝楠 标签: 银行 6531 百度新闻 6531银行 在校大学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