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天星星,有一颗是你——杰出女记者黎星在美国最后的日子

    永不停步

   黎星工作的细致、周到、深入,从她在美国最后几天的工作中可见一斑。她永远保持对外部世界的热情,她永远要深入挖掘新闻的方方面面。

   在萨克拉门托,黎星约访当地《新闻与述评》报的同行,资深记者考思莫•加尔文,请他从记者的角度谈到加州公众对高铁项目的认知、认同程度,以及实施高铁项目面临的挑战。随后,黎星到位于萨克拉门托市中心的加州铁路博物馆仔细了解了加州铁路发展史,并从该博物馆专门辟出的展览区,接触到当年中国工人参与筑造太平洋洲际铁路的血汗史料。

   28日下午,为了协助黎星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中国日报美国公司总裁里戈安排旧金山办公室总经理常君抵达萨克拉门托与黎星会合。连续几天舟马劳顿,黎星稍显疲惫,但她对第二天能到离萨克拉门托北部120多公里外的特拉基小镇实地探访,有机会接触到当年中国工人辛苦作业的遗址而兴奋不已。

   29日清晨7点半,黎星携带相机、手提DV、录音笔、笔记本,背着鼓鼓囊囊的工作背包,与常君驱车踏上探访特拉基小镇的80号公路。山路蜿蜒,植被变换,黎星一直保持着一位优秀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触觉,遇到诸如加州房产甩卖的广告、或者是山火肆虐后的黑色山顶,都会要求停车拍摄照片。

   10点半抵达特拉基小镇之后,黎星不顾40度的高温天气,带领常君步行穿越小镇的主要街道,对小镇的历史人文,以及任何与太平洋洲际铁路有关的史迹资料,都兴趣满盈,或者摄像、或者拍照留作资料。

   下午1点,在小镇中心以太平洋铁路一节旧火车末节车厢改制的铁路博物馆,黎星采访了小镇铁路博物馆和小镇历史研究会的资深研究员。历时1个多小时的采访中,因为室内密不透风, 手持DV一边拍摄一边提问的黎星,额头上布满汗珠。但她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状态,对视频质量毫不含糊。

   黎星稍事休息,在两位研究员的带领下,驱车盘山公路20余公里,翻山越岭,到塞拉山脉实地考察太平洋铁路当年的一个隧道洞口。尽管采访前已经知晓太平洋铁路的隧道曾经是世界上最长、最多的铁路隧道之一,当黎星亲眼看到当年中国工人用爆破、石匠技术,用血汗和生命打出的该段铁路最重要的1600英尺长的隧道时,十分激动。她跟随向导,一路提问采访,一路拍摄视频。摸着当年华工在岩石上留下的凿眼,仰望旧时炸药爆破时残留的黑灰,黎星眼里泛着泪花。当她听到其中的一个研究员介绍说当地历史学会上书州政府,几经努力,要求把当年对中国工人的称谓从“中国劳工”的提法改为“中国技师”,甚至“中国专家”,兴奋地情不自禁,说自己特写的题目就叫《华工是‘专家’不是‘劳工’》。

   30日,黎星和常君从萨克拉门托坐火车到奥克兰市,然后从那里驱车回到旧金山,立即投入到采访世界翻译大会的准备工作。30日当晚,黎星与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带队的部分中国翻译代表团成员会面,详细地了解到中国翻译界的现状,为后来几天的采访搭桥铺路。当天深夜,黎星向国内总社发回其收集的国际专家关于美国预算争议对全球的影响的评论。

   31日下午,黎星到国际翻译家联盟19届世界翻译家大会报到并开始采访,拿到了几个国内外从事翻译业务的代表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下午,黎星见缝插针,抽空采访了加州最主要的促进高铁项目的非政府组织创始人。

   8月1日翻译大会开幕,黎星于上午8点抵达会场,协助常君和旧金山办公室在大会现场做报纸发行推广。因为她的努力,大会的主办方在开幕式专门提到《中国日报》,和报纸对翻译大会的报道。下午,她撰写的特写《中国翻译界任重道远》传回北京,该文章8月2日见报。

   8月1日夜里12点,应评论部的要求,黎星加班加点,就美国国债争议连夜完成了《稍稍松一口气》的社论,该社论已于8月3日见报。

   8月2日上午9点,黎星跟常君和旧金山同事含笑道别,踏上返回华盛顿的归途。在她密密麻麻的工作计划里,列有完成本周专栏,继续联系美国交通部高铁项目的官员,继续采访,同时整理前期采访的素材,争取尽早交付《美国高铁项目是否能成为美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度报道及《华工是‘专家’不是‘劳工’》的特写。她计划里的最后一项,是受邀与到National Press Club访问的中国学生座谈。

   这一天是黎星的生日。能够在当夜赶回华盛顿,和丈夫一起吃一碗长寿面,黎星就相当满足了。

   在旧金山,黎星与中国日报创刊时的专家何曼礼等欢乐相逢。几天后,当何曼礼得知黎星病重,她简直不敢相信。

   短暂的乐观

   乔治敦大学医院的初步诊断,曾经短时间让黎星和辰北放松了心中紧绷的弦。CT发现黎星脑部出血。医生告诉辰北,稍后将进行手术,并预计住院14天。对于这样的诊断,黎星和辰北谨慎乐观地认为,此次有惊无险,相信这只是一个不大的手术,做完后她还能继续像以前那样勤奋地工作。而工作,是黎星的生命。不能工作的生命,在黎星看来,就不叫生命。

   黎星是中国日报最受尊敬的记者和领导之一。从中国日报1981年创刊,她就加入了报社,曾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曾担任过文教部和国际部主任,美国版主编。今年4月底赴美担任中国日报驻美国首席记者。作为创刊元老,作为孜孜不倦、从来不曾间断过耕耘的一位资深记者,黎星是中国日报成长发展的见证人,她更是辛勤浇灌这颗大树的园丁。

   在大家的眼里,黎星总是那么健朗,总是那么生机勃勃,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儿。走路永远风风火火,总是冲在报道的最前线。她的敬业精神总让年轻记者自愧不如。事实上,黎星一直有高血压,长期服用降压药,她时常感到头疼。几年前,她也为头疼做过检查,没有找到病因。

   当辰北觉得一切比较乐观的时候,他打电话,把中国日报驻华盛顿首席记者谭英姿和正在美国读大三的女儿宵宵叫到了医院。辰北原本的想法是,让同事和女儿一起,守候即将手术的黎星。

   等待手术的时间似乎有些漫长,黎星觉得有点冷,护士给她加了两床棉毯子,她小睡了一会,轻微的鼾声,似乎睡得十分香甜。护士提醒家属应该让病人保持清醒,女儿轻轻地叫醒了妈妈。

   不到6点,监测仪器突然报警,由于血液压迫了脑神经,黎星呼吸紊乱并停博,随即陷入昏迷。十余名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做心脏复苏的人工呼吸,药物注射,最后经过四次电击起搏,黎星才恢复了心跳。经过近30分钟的抢救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情况稍微平稳后,马上被推入手术室,进行颅骨钻孔降颅压的手术。

   据医生介绍,在此后一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里,黎星血压极为不稳定,数度突降,十分凶险,经数次用药强制,才逐渐稳住。守候在手术室外面的辰北和宵宵也在经受煎熬和痛苦,女儿泣不成声,依偎在父亲有力的肩膀上,坚强的面对着医生一次次的手术情况汇报。

   8点多钟,黎星挺过了这场小手术,令人遗憾的是,她的身体状况不允许她做最关键的开颅或介入手术,只有通过这样的手术,才能针对出血病灶,彻底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第一步先转到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期待迎来各项医学指标达到手术标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