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金三银四”话求职 草签族闪辞族频现

2012-04-24 07:31:24 来源:新华教育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核心提示: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随着天气渐渐变暖,万物重新焕发出生机,而不仅仅对大自然而言,美丽的四月对于广大莘莘学子也是意义非凡,不知现在这个时候有多少学生正走在去应聘的路上,或者正开始回答考官的问题……

“金三银四”话求职,有人“草签”有人“闪辞”,行进在求职大军的学子们你又是那一族?

又到一年“求职季”:“我的未来在何方?”

“草签者”说:遇到更好的企业时,不惜支付违约金跟原来签约单位毁约

“金三银四”话求职 草签族闪辞族频现

眼下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时期,“骑驴找马”的现象很多,人们还形象地称之为“草签族”,即与用人单位签一份就业协议用来保底,遇到更好的企业时,不惜支付违约金跟原签约单位毁约……

99.2%受访者感觉大学生中存在“草签族”

现在正是高校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一些大学生“骑驴找马”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通常先与用人单位签一份就业协议用来保底,遇到更好的企业时,不惜支付违约金跟原来签约单位毁约,人们形象地称他们为“草签族”。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2107人进行的调查发现,99.2%的受访者感觉目前大学生中存在“草签族”。受访者中,15.9%的人从事招聘工作,在读大学生占15.9%,大学已经毕业的人占62.4%;80后占48.0%,70后占28.9%。》》详细

过来人说“草签”:“骑驴找马”不能一棍子打死 多种原因致频发

“骑驴找马”不能一棍子打死

今年2月,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专业的邓多鲜顺利通过了云南红塔集团的考试并签约,而这是他今年签的第二份工作了。

“我现在和第一家单位的合约还没解除,应该还要交一定的违约金……”在小邓看来,能找到心仪的单位,交点违约金也值了。

对邓多鲜“毁约”,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理解,认为这还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智联招聘校园招聘西部区经理徐乔也认为,大学生找工作出现“骑驴找马”现象很正常,这说明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已逐渐被大学毕业生所接受,他们变得更加理性和现实。

“‘骑驴找马’的现象不能一棍子打死。”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系研究员胡光伟说,“现在就业竞争这么激烈,先签一份工作至少能解决大学生毕业后基本生存的问题,不可能都让他们回家‘啃老’吧!”

在胡光伟看来,学生违约后只要按照签订的合同办事,该付的违约金也支付,这也是学生勇于担当责任的表现。 》》详细

多种原因导致“草签”频发

在成都一家化妆品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张女士发现,多数来应聘的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不强,对求职工作的准备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张女士说,她录用过几个大学生,他们应聘时觉得这份工作很好做,但实际上岗后,才发现和他们想的不一样,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没干多久就毁约走人了。

西南财经大学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杜琳也认为,“一些学生现在就读的专业,可能并不是他自愿选择的,这就会造成学生对专业和未来职业认知的模糊”。而某网站的调查也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大学生缺乏对职业正确的认识”是出现“草签”的重要原因。

不过徐乔也提到,部分用人单位的“逼迫”和高校片面追求就业率也会导致学生“草签”。“有的单位发现一个人才后怕流失,就希望早早用合同把学生‘拴住’;而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往往也会规定一个期限,用档案发回原籍的方法给学生施压。” 》》详细

加强沟通或能避免“毁约”尴尬

“每年用人单位招人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学生一旦毁约就会打乱用人单位的人才计划,造成损失。”杜琳说,学校非常理解用人单位所承担的风险,所以也很注重对学生就业的指导,引导学生诚信就业,选择要慎重,抱着对自己和用人单位负责的态度,一旦决定不要草率更改。

西南石油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张磊则认为,“草签族”毁约的行为,会占用其他学生与企业签约的机会,浪费很多就业机会;毁约行为多了,会对学校的声誉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下一届学生就业。

杜琳认为,从根本上杜绝毕业生“骑驴找马”现象,要尽早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开展职业倾向测评、团队辅导、生涯成长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她也希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讲诚信,不可夸大自己的优势,并给予学生更多判断考虑的时间。》》详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最能吸引异性的20种招式

新娘幸福拥有520长婚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