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莫言在德国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出席其作品《生死疲劳》见面会。 新华社发
莫言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后,必将对文坛产生持续的影响。而作为文学大省的陕西,在中国文坛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莫言的得奖也让很多关心陕西文学的读者发问:陕西作家距离诺贝尔文学奖还有多远?
陈忠实贾平凹也有获奖实力
莫言得奖的消息刚一传出,记者就采访到了西安市作协主席吴克敬,除了对莫言的获奖表示由衷的开心和祝贺外,吴克敬也提到莫言的得奖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现在在艺术上能够达到这个水准的中国作家还有别的人选,比如在我们陕西就有贾平凹等。”他认为,贾平凹的文学造诣也具有冲击诺奖的水准,而且他对于文学根本的认知、文学审美的未来探索都有绝对的高度。但是他也表示,贾平凹的作品反映了更为细腻的民族情感,在翻译成英文时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其文学魅力,确实有相当难度。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莫言的得奖是对他创作的肯定,但也有一些偶然和运气因素在里面。事实上,如同马拉松比赛一样,第一方队人中谁夺冠都不意外,而中国文坛上坚持纯文学创作,视文学为生命的第一方队的作家谁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都不意外。在中国作家中,莫言绝对是第一梯队的,而陕西作家陈忠实、贾平凹也都是第一梯队的,所以他们两人也都具备着冲击诺奖的实力。”
陕西作家舍不得那碗黏面
不过李星也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主要还是要看翻译,而莫言的作品虽然是写地道的家乡生活,写离开了乡土后的童年回忆,但他采用感觉主义色彩的叙述手法,使用表现主义风格,更注重心理感受。“其创作叙述手法更接近西方,也更接近乡土。而陈忠实、贾平凹的作品却难翻译得多。因为他们的文中多家乡土话,以贾平凹为例,他的采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创作,还有很多独特的情绪色彩,而民间话语更是村俗俚语,怎样才能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这对翻译家来说,太难了!”
李星还直言陕西作家固守乡土,很少走出去:“莫言是个具有世界眼光,非常重视对外交流的作家,来陕西都来了十余次,每次都来这边找文学界的朋友,非常有推广意识。相比之下,陕西作家就知道闷头苦干,很少主动走出去,就是舍不得家乡的那碗黏面,以前别人叫贾平凹去香港他都不去,陈忠实也是这样。这对我们冲击世界有着很大的拘囿,也是陕西作家必须改进的地方!”
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