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秦皇岛8月11日电(记者耿建扩通讯员李永利)8月6日,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政务服务中心,面对众多的窗口和申领汽车牌照的一摞表格,右下肢残疾的周国仁犯怵发愁了。这时,导办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姜苏玉主动迎上来,热情地搀他坐到椅子上,为他提供了免费全程代办。数月来,秦皇岛市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问民意、访民情,摸着群众心思解难题、办实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
“常怀为民之心,常兴利民之举,应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和行动指南。把握群众的新期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田向利认为,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就必须把实现群众的新期待真正体现在发展思路上、工作措施上和作风改进上。基于这种认识,今年以来,在群众“最盼”上解难题,在群众“最忧”上下真功,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成为秦皇岛整体工作的最大亮点。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从3月初开始,秦皇岛市先行起步,组织党员干部以“驻村走访”“企业心声”等多种形式“接地气”,摸实情,探民意。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先后深入到530余个村、36000个农户家中;在420余家企业召开不同层面的各种类型座谈会,详细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共征询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3600多条。
经梳理、归纳,秦皇岛市委将群众期盼总结为五大方面:改革开放活起来,经济实力强起来,百姓生活富起来,城乡环境美起来,人文精神树起来。
“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秦皇岛市委确立了打造河北沿海经济增长极,在新起点上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奋斗目标。启动了“四个入秦”行动,即央企入秦、知名民企入秦、外企入秦和引技、引智入秦;还以“八个盯紧”为抓手,加快对接京津步伐,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放到首都经济圈中来考量,提速打造区域合作新高地。
6月上旬启动的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不仅大大减少了煤尘污染,而且还将长达4.55公里的海岸线还给了市民。为确保近海更蓝、更清,该市的“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共安排64个项目,总投资达46.4亿元。
秦皇岛市在省内率先将“导办领办代办”的主动服务模式覆盖到政务服务全领域,大大缩减了市民和企业手续办理的时间。还将43条政府热线整合为“一键通”,彻底解决了群众记不清号码和“谁都管、谁都不管”的问题。通过简政放权、推行“一线工作法”、落实零收费制度,有效加快了各部门由习惯管理向强化服务转变,由习惯审批向主动服务转变。
民生工程大幕也徐徐拉开:2013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0.07万亩,新增园林绿地12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了扶贫开发“311”工程;全市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45个,住房16127套(户);火车站站前广场改造和北环路汤河桥主路改扩建等17项重点民生工程相继竣工……发展成果正惠及越来越多的群众。
市委办公厅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委主要领导调研从来轻车简从,要求基层接待领导不准超过2人,每个周六上午,还亲自上街义务清理垃圾,有力地带动了全市清廉务实、亲民爱民之风的形成。今年以来,全市963名副县级以上和210名乡镇(街道)领导联系5865名群众和1173个贫困户,累计办好事实事24356件次。卢龙县田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崔得满对县质监局驻村工作组赞不绝口:“不仅帮村里硬化了街道,引来了自来水,还建成了‘绵羊合作社’,他们就是新时期的‘老八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