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
1比33
失能老人“一员难求”
在老年人中,最需要养老护理员的是失能老人。失能,指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依据国际通行标准,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活动中,仅有一至两项无法完成的老人属于“轻度失能”,三到四项无法完成的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无法完成的为“重度失能”。
《2009年民政事业统计报告》显示,当时全国老年收养机构近4万家,总床位数约为266.2万张左右,实际收养老年人210.9万,其中失能老人为24万至35万人,只占全部收养老年人人数的17%,“近一半的机构表示只接收自理老人或以接收自理老人为主,不收失能老人。”而在城市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77.1%;农村完全失能老人中,有照料需求的占61.8%。
据统计,至2011年底,北京市需要护理的老人约有60万人,失能老人为13万人。理想状态下,护理人员与失能老人的配比应为1比3。而在2011年底,北京的养老护理员有4000多名,持有上岗证书的占60%,平均1位护理员要照顾33名失能老人。
事实上,养老护理员几乎全部就职于养老机构,却很少有养老机构愿意接收失能老人。有媒体报道称,近半数养老机构拒收失能老人,他们只能留在家中由亲人看护。同时,养老护理员一直没有进入社区和家庭,导致绝大部分失能老人无法在家中得到专业的照护和设施支持。这无疑是一个痛苦的循环。
探因
护理员月收入
不足2000元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如此定义养老护理员:“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目前,我国养老护理员的职业等级有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四类。
在职业学校进行全日制学习是成为养老护理员的途径之一。今年,有4所在京院校投放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招生计划。更多的人通过晋级培训成为养老护理员:初级养老护理员需要学满至少180个标准学时,中级至少150个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依次递减30个标准学时。同时,各个级别对从业时间也有相应的要求。
201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养老护理员队伍一直难以留住年轻人,年轻人的流动性很高,能够坚持下来的,往往是老员工和外来农业户口员工,80%左右来自外省市。北京养老护理员队伍中,约四成年龄超过40岁,劳动强度普遍较大,每人每天至少工作8小时,约34%的养老护理员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而他们的工资水平普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
2012年,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北京市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困难之处,主要是养老护理员职业的工作技能要求与其所得的收入不成正比,“养老护理员既要有养的技能,比如给老人梳头、穿衣等,还要有护的技能,比如量血压、包扎等一般护士具有的专业技能。”
而限于养老院控制成本等经营方面的原因,在2012年,北京市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员的基本月薪在1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