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家计生委近日要求各地简化准生证办理流程,不得推诿拖延,婚育情况无法证明的,可依据承诺办理。而各地在执行中却千差万别,北京以无用的“登记”应付计生委通知,办准生证仍需回老家开证明。
央视《新闻周刊》
本周视点:生育的证明
白岩松:前不久,我的一位很近的朋友要当爸爸了,但是突然发现准生证出现了问题。人家说你准生证过期了,原来,之前他办了准生证,可孩子中间没保住,到了这一次妻子怀孕,他当然以为自己早就有了准生证,可是过期的事实让他手忙脚乱,于是所有的手续重跑一遍,费时费力费心,用他的话说,快疯了。其实,一个小小的准生证,可不只是给他个人带来了麻烦,麻烦大了,为此快疯了的人可不少。本周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切实解决群众办证难的问题。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背后难在何处?一句话能解决未来的难吗,本周视点关注,生命的第一个难题。
短片一:“服务证”?“准生证”!
12月3日新闻播报:最新消息,针对当前群众反映突出的计划生育证明办理难问题,国家人口计生委今天下发通知,就简化办证流程,解决流动人口办证难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解说:12月3日本周一,一条来自国家计生委的消息引发媒体广泛转载。这条通知的本意,是降低“计划生育服务证”、“独生子女证”等一系列证件的办理难度,但在传播时,大家却不约而同地盯住了“计划生育服务证”这一点——因为,对许多流动人口来说,这个俗称“准生证”的证件,实在是太难办了。
腾讯网评论频道主编刘彦伟:反响特别热烈,其它的民生问题可能跟贴一百,这个经常八九百就上来了。民生问题很多,办证难的问题也很普遍,但是办准生证这个民生问题尤其让大家感同身受。
解说:“准生证”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最近几年,它实际上已经更名为“计划生育服务证”,可是办理过程中超乎想象的难度,却让更多的人依然愿意用“准生证”这个冷冰冰的名字称呼它。1个月前的11月9日,腾讯网“今日话题”制作了一期相关专题,几天内引来超过3万人留言,各种委屈愤怒不满意,全都因为这个难产的“准生证”
腾讯网评论频道主编刘彦伟:准生证这个话题我很早就在关注,因为我2008年的时候主持一档叫《民生日记》的栏目,这个栏目当时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写信来说,办准生证很难办,千奇百怪的,各种各样的难度。后来再次引起我注意是在我自己办的时候,是在2010年,我是山西户口,告诉我说得到女方所在地,办理准生证,我老婆是山东的户口,她们那边是要求到我这边来办,等于说你要按他们的规定的话,我们就办不了。
解说:刘彦伟和妻子都在北京工作,从北京回山西,又从山西到山东,来来回回,花费金钱和时间不说,最要命的是已经怀孕的妻子因为缺少准生证,一直没有医院接收。迫不得已,刘彦伟辗转托人,才算办下这个证。
腾讯网评论频道主编刘彦伟:已经怀孕了,准生证办不下来,医院都住不了,人多着急?所以相当多的人都是最后通过找关系给办下来的。有很多人就说他孩子已经生下来了,但是上不了户。就因为缺准生证。
解说:准生证,是个带有浓浓计划经济色彩的证件。在那个所有人都有单位、夫妻吵架都要找领导的年代,生孩子找单位开证明,然后领个准生证很容易。可现在中国的流动人口数以亿计,许多人在居住地没有单位,即便有单位,大多也不了解员工的婚育情况等隐私,婚育情况证明不好开;可是回到老家,户籍地的办事人员多年没见过本人,自然也不愿给开证明。没有那些证明,计生部门就不给办理生育服务证。母亲和孩子的权利,就无法得到保障。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2002年的时候,我们整个全国的流动人口一个亿多,现在是2.3亿,又增加了1个亿,增加的这部分人,多数是生育旺盛期,已婚的占了很大比例。生育服务证或者准生证发放的体制,没有适应新的形势的变化。
解说:“生育服务证”到底应该怎么办,在《计划生育法》中并无明确规定,各地在执行时也就千差万别。跑几千里地、盖十几个章还办不下来的情况并不罕见。本周,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证的,居住地或者户籍地的计生部门,要实行“首接负责制”,不得推诿拖延;当事人无法到场的,可以委托他人办理;婚育情况实在无法证明的,可以依据当事人的承诺办理。这些措施,看上去真的很美,只是什么时候能贯彻下去,真的需要打个问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因为生育随时都可以发生的,要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承诺,要及时的进行调整,而不是总是在研究、在制订措施。
白岩松:生命真不容易,还在妈妈肚子里,一个小小的准生证,已经让很多父母快后悔要了自己,好不容易一大圈跑下来,准生证拿到手,这下该踏实了吧?不,最近,一些初为人父、初为人母的夫妇,喜滋滋的去为自家小孩儿上户口的时候,又被泼了第二盆冷水。一位山东网友说,自己晚婚晚育,生下个儿子,各项手续齐全,但却在上户口的时候,被小孩妈妈落户的潍坊高密(莫言的家乡)告知,母亲要先上环,才能盖章上户口,这,又是哪一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