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南地区>深圳>本网专稿
让绿色转移成就合作双赢——深圳携手河源共谋科学发展
2011-07-12 14:09:02      来源:中国日报深圳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高端对接

深圳的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深圳对“绿色转移”的呼应,让河源有了反“梯度承接”、甚至在某些领域与发达地区“同台竞技”的胆略和底气。

由西可通信、特灵通“领军”,河源集聚48家手机生产企业、年产手机5000万台、年产值达120亿元,成为广东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南玻光伏玻璃、恒泰豪光伏多晶硅片、中晶太阳能电池等,衔接起从资源、元件到封装、发电的产业链,河源成为广东三大光伏产业基地之一;华南城、巴登新城、梓盛发等则将现代物流、现代旅游、现代金融等新兴产业带进了河源……“高端对接”,让河源构筑起以新电子、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

在河源,“高端对接”的不仅有项目、更有为产业转移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

尽管财政自给率仅为1/3,但河源仍然挤出1.4亿元资金,在广东率先为产业转移园配套建起最高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既服务转移企业、又保护自己的环境优势”;6月24日,河源投资1.43亿元引进的全国第二个国家通讯终端产品质检中心正式启用,成为服务手机转移企业做大、做强的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2008年,占地10平方公里的“东江教育城”与产业转移园同步崛起。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河源理工学校、河源技工学校等向企业“订单式”输送高素质技术工人。2010年,河源技工学校新开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专业录取了100多名新生;6月24日,西可通信在该校设立“校中厂”供学生实践,校长欧阳仕文说,高素质的劳动力是保证“双转移”的“第一对接点”。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底前要确保完成400万套
两岸青年交流步入“火红之夏”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