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式启动

2013-01-11 13:23:35 来源:中国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2年,有这样一部纪录片,播出时风头超过当时所有热播电视剧集,其网络搜索量和点击量长期居高不下,它所引发的“淘宝热”、“美食热”一时无两,热潮仍在持续。它的出现,被电视界称为“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上里程牌式的事件”,被认为是“纪录片回归大众视野的标志”。

这部纪录片,就是央视纪录频道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国》。

1月10日晚,央视纪录频道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正式启动,来自国内文化界、传媒界、企业界的嘉宾云集一堂,共同期待《舌尖上的中国》另谱新篇,风云再起。

CCTV-9孕育了《舌尖上的中国》

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作为一个年轻的频道,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推出了一大批原创纪录片佳作,除了美食题材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有考古题材的《南海I号》、历史题材的《故宫100》、现实题材的《春晚》和《超级工程》。这些纪录片,不仅在国内播出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还在国际影视节展中备受海外片商瞩目;仅《舌尖上的中国》就以9种语言版本,发行到全世界27个国家和地区,创造了首轮海外销售额达35万美元的佳绩。

“在纪录频道开播之初,有来自各方的担忧和疑虑,因为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竞争挤压之下,新生的纪录频道能否真正实现预期的发展,很多人都抱有疑问。” 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

刘文用三组数字介绍了纪录频道两年来的变化:纪录频道开播第一年的收视份额增长翻两番,第二年收视份额增长继续翻一番;纪录频道在只接受高端品牌形象广告投放的前提下,2012年实现了2个亿的额度,2013年签约额再翻一番,达到4亿;央视综合频道(CCTV-1)《魅力纪录》开播后,播出的第一部原创纪录片便是《舌尖上的中国》,其收视率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电视剧的30%。

刘文表示,国际化品质与市场化路径的结合,是《舌尖上的中国》取得成功的根本,作为中国纪录片产业“引擎”和国家形象“名片”的央视纪录频道,将在未来的纪录片制作中,吸取已经取得的有益经验,为海内外观众奉献更加精彩的作品。

中央电视台台长胡占凡在致辞中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被众多媒体评价为“2012年最重要的文化创新事件之一”,这说明,纪录频道推出的、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代表的纪录片,“形成了直击人心的力量,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胡占凡还鼓励纪录频道团队, “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断创作出更好、更多的优秀纪录片作品,继续发挥对中国纪录片产业的引领促进的‘正能量’,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出更大贡献。”

力求突破再造传奇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获得的巨大成功,既为央视纪录频道带来了众多荣誉,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第二季中,如何能将精彩延续,拍出新意,再造传奇?

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正率领创作团队紧锣密鼓地筹备第二季的拍摄。他透露,《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核心主创团队,由纪录频道的骨干编导组成,大家带来了很多新鲜的创意和有趣的故事,目前正在反复讨论之中。

谈及《舌尖上的中国》火爆荧屏的原因,陈晓卿认为,除了该片选取了观众普遍感兴趣的美食题材这一条以外,最重要的是它展现了中国人和食物间微妙的关系:“在片中,我们坚持的是中国人对家庭亲情的理念,观众能看到妈妈的味道最好,故乡的味道最美,随处可见思乡、亲情的流露,这不仅是我们表达的一个核心价值观,还是吸引中国观众的关键因素。”他说,在第二季的创作中,仍然会把这种价值观贯穿下去,用浓郁的中国人情美感染观众。

陈晓卿介绍,第二季的《舌尖》会呈现更多地域的美食,如在第一季中涉及较少的山东、河南、宁夏等地的美食,会在第二季中登场;此外,透过美食展现中国社会的迅疾发展、展现日渐急促的生活节奏,在第一季中仍有缺憾,在第二季中会尽量做到最好。

据悉,第二季的《舌尖》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所有拍摄和后期制作,争取在2014年春节前后播出。(记者 叶军)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舌尖上的中国 第二季
 
 
 

焦点图片

长沙“比基尼餐厅”

重庆学生造“箱宅”7㎡家

理科男造“妹子版”寝室

盘点全球令人无法想象的胖人

精彩热图

“地铁十八怪”风靡网络

中国狗狗秀性感丝袜照引英媒关注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 曾四次到访中国(组图)

30个月男人变成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