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入秋,当第一片金色的叶子落到拉萨市城关区当巴社区院子里,社区也迎来了辞旧迎新的喜事——经过一轮激烈的角逐,社区居民们选举出了新一届“两委”班子成员。在彩旗招展、人潮涌动的院子里,刚行使完选民权利的社区居民们个个兴高采烈,就像是丈母娘看女婿,对于这13个“当家人”,大家伙是怎么看怎么满意。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居)“两委”班子意义深远。随着我区跨越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靠政策、靠项目、靠投入,更要靠村(居)“两委”班子和广大村(居)干部带领各族群众实干苦干。
换出好班子,选出带头人。当巴社区是今年全区第一个举行换届选举的城市社区。在金秋送爽的时节,在生机勃勃的高原新农村,全区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正平稳、扎实、有序展开。
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落实
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是当前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的重中之重,事关党在西藏的执政根基的巩固。
区党委坚持把村(居)“两委”换届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俞正声主席“依法治藏、长期建藏、争取人心、夯实基础”指示要求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力抓手,高度重视,科学谋划,周密部署。
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先后6次就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把村(居)“两委”换届作为一项关系全局的工作来对待,为换届工作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各地(市)、县(市、区)、乡(镇)逐级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居)“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部署、抓指导、抓落实,有些地区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走村入户,摸准情况心中有数
村(居)“两委”换届,涉及面广、参与人数多、社会关注度高,是全区基层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首先就是要广泛宣传、广泛动员、部署周密。在各地(市),几百余场次的群众宣讲大会、上万余份宣传资料和宣传标语,让换届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早在7月底8月初,各地(市)就结合实际,完成制订和报批换届工作方案、召开动员部署大会等工作,并且各有特色和亮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调查摸底深入全面。各地(市)抽调精干力量,利用20余天时间,采取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发放测评表、征求意见等方式,对全区村(居)“两委”换届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调查,进一步摸清了7大类重点难点问题。
山南地区组成专题调研组,对554个村(居)进行了全面摸排调研,建立了村(居)党组织基础台帐,认真分析可能影响换届工作的主要因素,初步掌握了村情复杂、组织涣散、发展滞后、管理薄弱的重点难点村基本情况,以及换届前村(居)“两委”班子发挥作用情况和后备干部储备情况,并对村(居)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队伍的年龄和文化结构等情况进行分析,对具体需要什么样的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逐村进行分析摸排。
通过摸底调查,昌都地区做到了“四个重点摸清楚”,细化了“十三个不提名”条件;林芝地区明确了“五个基本”和“十个不选”要求。
按照先整顿后换届的要求,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地(市)坚持“一个支部一个方案,一个问题一个措施”的方式,上下联动、多管齐下,集中攻坚“一薄弱”问题,对全区559个村(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整顿。
日喀则地区新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和流动党员党支部34个;采取乡镇书记考核积分制、支部书记“互评互谏”、群众评议等形式,对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实行量化考核;针对部分村党支部基础条件差、集体经济薄弱、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难的问题,采取“党员干部帮、机关部门扶”的形式,上下联合整顿,推进软弱涣散村党支部转化升级。全地区500余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为软弱涣散村党支部解决资金300余万元,帮助解决困难90余件。拉萨市强化基础保障,坚持财力下沉,“输血”与“造血”并举,各县(区)整合资金4000多万元,改造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2个,在乡村两级建立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130个;全市各对口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和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派出单位,以思路帮扶、资金帮扶、项目帮扶等形式,帮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截至目前,全区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全部完成,并基本验收合格,整顿成效明显,转换升级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