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一定时期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程度。我国统计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包括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8个大类。
个体与总体的差异。一般来说,人们往往喜欢用少数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与相关部门统计的一揽子商品或服务项目的综合平均水平相比较。比如,普通居民的账本仅记录了菜价及一般生活用品价格的变化,而统计局公布的CPI构成分为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既包括价格上涨的商品,也包括价格下降的商品,还包括水、电、燃气等由政府定价、价格相对稳定的商品,而且各分类的权重也不同。居民用对某一个或某一部分商品价格变化的感受,与根据全部商品价格平均计算出来的涨跌幅度相比较,必然会产生较大差异。
地域性的差异。人们往往喜欢用某一地域的价格水平与全区、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由于地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较大,会存在价格上涨不同步,出现价格高地、价格洼地的现象。以2013年10月份的数据为例,全国CPI同比上涨3.2%,在31个省区市中,西藏最高,为4.3%,黑龙江最低,为2.2%,高低相差2.1个百分点,西藏的消费者可能会感觉全国的CPI低了,黑龙江的消费者可能会感觉全国的CPI高了。
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地区间、行业间、群体间的收入个人承受能力的差异。地区间、行业间、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也不同,对物价上涨的感受程度和承受能力也不同。比如,在低收入居民家庭的日常支出中,通常食品支出比重最大,当食品价格上涨较多时,必然会增加其消费支出,使他们的生活压力增加,对价格上涨的感受尤为深刻,很大程度上会感觉发布的CPI数据偏低。而对高收入群体来说,食品支出占其总支出的比重相对较小,食品价格上涨对其生活的影响也较小。由此可见,收入越高,群体承受能力越强,对价格上涨的敏感性相对就弱一些。
即时与滞后的差异。老百姓对价格变化的感受往往是即时的、不断变化的,而价格指数是一个滞后的统计指标,是事后的反映,它对市场价格的反映客观上存在一个滞后期。如,10月9日发布的CPI数据是以9月份为统计样本的,但人们感受更多的可能是10月9日当天或前几天的市场价格变化。
人们对某一调查的样本及统计口径不够了解。统计口径是指统计数据所采用的标准,包括统计方式、统计范围等指标,统计方法又包括抽样调查、全面统计等,不同的统计口径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统计结果。
除以上原因外,居民记涨不记跌的心理也会放大和加深其对商品涨价的感受。一种情况是我们一般对市场上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的下降不敏感,但对商品或服务项目价格的上涨比较敏感。比如,猪肉价格曾经降到1公斤12元左右的低点,大家没什么反应。但当其价格稳中趋涨,进而开始持续上涨时,立刻引发了公众的普遍关注。公众和媒体之所以过度关注,其实还是记涨不记跌、不希望价格上涨的潜意识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