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2日,网络海选即将关闭,我按下“submit”,提交了那份关于新媒体的答卷,却不曾想这开启了我与英语、与传媒、与友谊和与中国日报网的一段奇妙旅程!
|
卢晓夏 |
对于我这种毕业在即的人来说,相对于考研、工作、留学等,参加一个这样的比赛看起来真是件非议程内事件,又想到我久未开口的英语,“去北京”一下子变得难以抉择。这样的矛盾差不多伴随了我整个下午,直到晚饭时间,我像往常一样开始浏览手机上的China Daily双语手机报,好奇心突然作怪,我想知道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每天在给我提供新闻?正是这种粉丝式的兴趣,让“去北京”有了一个跟比赛无关的理由。
后来我知道,很多选手都跟我一样,被各种各样的想法牵引着来到北京的决赛:锻炼英语,为留学争取一份推荐信,获得实习机会,结交朋友,或是仅仅为了一睹首都的尊荣……但是不管怎样的驱动力,当我们在北京相聚,参与进这两天的短暂旅程,那些个人的意志都变得渺小起来,那些对比赛的不确定和信心满满都被我们的思想活力取代,胜负输赢也都最终变成了我们这群交情尚浅但友谊很深的朋友们的依依不舍。
与其说这是一场新媒体的英语大赛,不如说这是一场关于新媒体的脑力激荡。不同专业背景的我们挑灯夜战,为新媒体的未来勾勒一个愿景,而这本身就是未来媒体带给我们的精神:融合。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也期待自己未来的工作能在分秒间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看待世界的角度。
虽然未能抱得大奖归,但是感言一句不能少。我不知道一次比赛带给了别人什么,也不敢豪言壮语说比赛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只想说,当比赛被媒体人的专业精神取代,当竞争被五湖四海的朋友取代,这场“新媒体、新未来”大赛给我的确实是一种未来,一个更让人憧憬的职业生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一个更努力学习英语的动力。
新媒体,等着我的加入!
(作者:卢晓夏 编辑:崔旭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