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三:努力为中国文化产业造“芯”
在日益全球化的文化、经济舞台上,中国的许多文化企业仍然坚守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没有强烈的意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影响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最大问题是,中外文化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们会模仿,会根据别人的想法来制作产品,但很少能做出一些创造,而创造是文化产业的灵魂”。
多年来我国能在国外叫得响的文化产品,大都是功夫、杂技和民俗表演,局限于传播琴棋书画、武术气功等传统文化,缺乏对我国文化创新成果的宣传和弘扬。其实中国的新时期文化同样精彩,需要的是挖掘、加工和创新。
一部叫《猫》的音乐剧,目前为止全球票房超过30亿美元,这是许多中国文化企业想都不敢想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说,《猫》其实就是高度市场化的一个成果,中国文化要想走出去,就必须形成“中国化的国际文化产品”或“国际化的中国文化产品”。
“其实我们不是没有好的题材,在全球化的形势下,文化正在实现无国界流动、无国界分享,像我们的‘花木兰’就被美国引进开发了,‘孙悟空’也被日本拍了不知多少个版本。”张晓明分析说,有题材却拍不出好东西,原因是我们向来关注的是如何以我们的文化去影响别人,而不关注别人需要什么,什么样的产品更有吸引力。其实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走得好,首要的是引发国外观众的兴趣,然后再谈影响他们。我们以前的文化生产在与国际对接的过程中,自说自话的时候比较多,不太关注别人接受的程度,现在要转变这种态度。
突破四:“中国制造”须踏上市场节拍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一部分。
据文化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32.1万家,从业人员136.8万人,主营业务收入638亿多元。相关业内人士指出,规模的扩大确实可喜,但我国文化产业也存在对国际市场规则不精通、业务不太精细的问题。
张晓明说,当今的文化市场正在进一步全球化,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参与国际文化大循环的基本条件,与前些年全靠国家推动不一样,现在文化企业作为生产主体必须踩上市场的节拍,认真研究市场。他认为,掣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因素,仍然在于市场主体,即企业对市场是否了解,生产行为是否考虑到全球大市场。
曾任某国际著名汽车公司高管的杨雪兰指出,在海外树立中国文化品牌,意味着中国公司必须对西方商业环境相当熟悉,并对自己的文化产品有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
任职于美国《读者文摘》的陈龙根认为,中国文化要走出去,短期内可以做到的首先应是,用中国独特的文化素材,依照“国际口味”加工,生产出高水准的文化商品。其次,塑造品牌应该是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长期战略。
张晓明说,不仅有形市场值得关注,还要对资本运作进行关注,这就是引进大额资金,实施“蛙跳式”战略,此种情形尤其在新兴传媒领域比较多见,比如手机、网络、游戏等,这些领域面对的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他们最活跃,也最喜欢追求新鲜时尚的东西,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要依靠传统意义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更要依靠文化贸易,直接将文化产品输送到国际文化市场。“推动更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超越部门互不通气、分散作业的体制,调整资源配置,集中各方智慧,制定文化对外发展战略”。文化部部长助理丁伟说,应选择一些骨干集团或单位与国外一些管理规范、技术先进、资信可靠的知名集团、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利用他们的网络和发行渠道,使我国的出版物、音像制品等更多更快地走向世界。同时,实施政策支持,对于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要在立项审批、贷款、利率、税率等方面实行优惠。
张晓明说,为了更好地走出去,我们应建设一个制度规范的国内市场,这是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充分开放国内市场,激活消费群体,我相信,中国的文化企业如果在国内能做大,在国际上也能有一席之地。
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兼商会会长王辉耀认为,除了通过表演、展览等各种艺术形式,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还应当充分利用通信、网络、软件、直播卫星、影视等技术和产品,这些渠道的营造与发展,还需要国家出面协调,进行大局上的考量。
有专家指出,民营企业是中国文化产业中最年轻也最有朝气的分子,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同时引进外资,双管齐下,必然能够激活中国文化产业。(来源:半月谈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