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解放军总参谋部: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2013-02-21 08:50:58      来源: 解放军报

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总参谋部

习近平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着眼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强调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必须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确保我军始终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一重要指示,揭示了我军的根本职能和战略任务,反映了对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深邃思考,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能打仗、打胜仗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要求,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军事领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主席重要指示,必须强化打仗思想,做好打仗准备,提高打仗能力,坚持打仗标准,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主席关于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确立了军队建设的目标,高瞻远瞩、蕴意深刻,要求军队建设必须坚持围绕国家核心安全需求,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确保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这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殷切期望。

能打仗、打胜仗是有效履行我军职能使命的根本目标。军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我军是在战火中诞生、从战争中走来的英雄军队,虽然不同历史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党在建设人民军队的长期实践中,坚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永恒课题,毛主席强调人民解放军永远是一个战斗队,邓主席确立了战斗力标准,江主席提出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胡主席要求全面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在党领导下,我军大力发扬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大无畏精神,始终保持克敌制胜的强大战斗力,圆满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我们要深刻认识习主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的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根本目标的重大政治意义,强化战斗队思想,把英勇善战、敢打必胜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一声令下,能够决战决胜、不辱使命。

能打仗、打胜仗是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的必然要求。习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这一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军队强大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决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归根到底是大国力量对比,最终靠的还是实力。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既要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又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后盾。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需要我们靠智慧去谋求、靠斗争去获取、靠力量去维护。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一个大的发展。我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和平发展,也必须立足于自身强大,具备相应的国防和军事实力。只有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真正做到能打仗、打胜仗,才能从战略上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能打仗、打胜仗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牵引。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体系对抗成为基本形态,网络空间成为崭新战场,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成为新质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紧推进军事转型。军事技术和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军事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我军建设面临的历史机遇前所未有、严峻挑战前所未有,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要围绕能打仗、打胜仗根本目标,紧跟世界军事发展潮流,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努力掌握军事竞争战略主动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分享到6.79K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