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ENGLISH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专题首页  >  专稿

铁道部实行政企分开 评:改革必须进行到底

2013-03-13 17:45:34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导读】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发布,特立独行63年的铁道部被撤销,将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3月11日9点,经济之声评论:铁道部政企分开必须进行到底。

中广网北京3月11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昨天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无疑是今年两会进行到现在最热的话题。其中,铁道部的去向备受关注。根据方案,我国将不再保留铁道部,把铁道部拟订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铁道部从此一分为三,正式踏上政企分开的道路。作为末任铁道部长,盛光祖表示自己没有遗憾,并且回答了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盛光祖:没有遗憾,我当不当铁道部长没有关系,关键是中国铁路要更好的发展。我觉得实施大部制改革以后,中国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经过国家的统一规划,能够整体合理,中国的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二,对于铁路本身而言,在这个综合运输体系当中,它应该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运距远,运量大、环保、低排放,在未来的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第三,铁路在政企分开以后应该能够研究市场经济的规律,更好的适应市场,更好的服务,同时也可以取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改革的好处是很大的。铁路应该由有关部门分为不同的属性,比如是公益性铁路还是经营性铁路,按照有关的政策法规认真的、妥善的解决,让大家放心。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对此做点评。

昨天公布的机构改革方案表明,铁道部此前"大权独揽"的体制将一分为三,行政的归行政,市场的归市场,铁道部特立独行已久的体制将终结。取消铁道部、做到政企分开,对于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加快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有哪些重要意义?改制后的中国铁路,能否在安全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袁钢明:那是毫无疑问的,实际上这个做法在别的行业,别的部门早就做了,比如银行、电力早就变成了公司或者另外和行政部门分开的做法,而且运行的非常好也很有效率,而且有市场竞争力。所以现在运行成功经验证明铁道部也可以走这一步,而且非得走这一步,何况前两年发生过铁道部的事故以后,大家对这个事情追根调研都追到了铁道部还存在僵硬化的问题,政企不分,决策还有行政性、权力过大,真正的经营性、运行的效率不高,而且不够灵活。最后大家发出改革的呼声,必须坚决进行一个政企分开的改革,走别的行业成功的道路。

过去几十年间,铁道部始终保持着政企合一、政监合一、政资合一的体制,在系统内建设自己的学校、医院,甚至拥有独立的公检法系统。在中国大踏步迈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铁道部不可思议地长期游离于这个过程之外,仿佛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看客"。所以,撤销铁道部,的确在政企分开的路上向前迈了一大步。但是,我们也担心,几十年来,铁道部内部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如果改革不彻底、不深入,会不会出现新的政企不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分享到6.79K

相关报道

推荐阅读

图解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

3月13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答记者问。

详细>>

关键词解读政府民生答卷

医疗、教育、养老...新一任政府首次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详细>>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

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