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07年两会>外交软实力>专家访谈
金灿荣、张历历:中国外交技巧在上升

[ 2007-03-07 10:49 ]

 

主持人:刚才在李肇星部长答记者问,看到了俄罗斯问关于今年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和中国俄罗斯文化年一系列活动,我们也从西方媒体看到有一个评论说继2006年中国举办了俄罗斯文化年和2007年俄罗斯的中国文化年之后,中俄关系实际上已经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甚至有一个俄罗斯的国际问题专家提出了中俄关系事实上已经超过了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请问二位如何看这个问题?

张历历:这个评价我也同意的因为我们是研究中国对外关系史,上世纪中国和苏联之间盟友般的关系,从当时的宣传角度来讲提得非常高,但是内部包含很多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中苏关系最后导致了中苏两国关系的分裂和对立的情形。21世纪,当前的中俄关系完全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各取所需,互惠,互相尊重,互相协商的关系。这种关系它的政治基础是要远远超过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因为只有这两个人在平等过程中,他的合作才是愉快和长久的,反之会产生矛盾,会影响发展。

金灿荣:中俄关系从中国外交角度来讲,占了非常大的分量,一个良好的中俄关系坦率地讲保证了整个北部边境的稳定。从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来讲,可以简单来说中俄关系,用经济视角谈中俄关系对我们国家的利益贡献,如果中俄关系还像1991年以前的状态,双方必须在两国边境上成兵百万,外交关系的改变,每年都为各自国家节约了几百亿美元。

另外心理上放松,安全感加强了,带来的益处是无限的。中俄关系,西方学者喜欢强调中俄关系是双方联手对付美国,我们不能完全排除这种战术考虑,中俄关系应该讲就是刚才讲的一个利? 略意义,双方维持边境稳定,不要成兵百万,这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中俄关系跟过去相比,还是意识形态。20世纪50年代是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因素,有好有坏的,意识形态既可以把双方连在一起,但是也有可能给双方带来矛盾,现在双方把意识形态搁置一边,当这个关系变成正常的紧密双边关系是非常有好处的。

张历历:刚才有一点跟金教授略有一点区别,角度不一样。中俄之间没有联手对付美国战术的痕迹,因为中俄关系还是建立在互利的基础上,这种互利有战略上的意义,有政治上的信任,互相协商,但是最主要的还是国家综合利益的考虑,这种综合利益考虑中间主要是双方的经济利益为主。中俄之间今年的走势引起记者的关注也是非常正常的,大家都想看一看这两个大国,因为这两个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这两个大国到底会走向何方,对方向性产生了兴趣。在这里稍微引申一点,现在俄美关系非常微妙。

主持人:从去年到今年的中国外交,发现了很多关键词,包括和谐世界,和平崛起,亲民外交,甚至包括中国威胁论,在一系列关键词中,外国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也是充满了矛盾复杂的心情,刚才在蓬勃通信社记者提到了中国在非洲、东亚、拉美国家的外交举措,在西方媒体看来,好像处于干涉别国内政和是否不干涉别国内政很微妙的关系,请问两位专家是如何看待?

金灿荣:中国崛起从近代世界历史或者从现代化历史来讲,有一定独特性的现象。中国现在规模非常大,在中国近20年的高速工业化启动以前,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无非是苏联时期的现代化,是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那个时候苏联人口大概不到1.8亿人,刚开始苏联是1.8亿人,30年代大规模工业化在1.5亿人左右,美国的工业化是1870年到1925年,那个时候美国人口不到1亿人,像德国、日本、法国、英国现代化人口更少。对13亿规模的现代化而且速度这么快,在现代化历史上,在近代世界历史上绝对都是少见的,它的影响就是特别大,而且影响不可预测性就是复杂,深刻、难以预料。

所以外界对中国崛起抱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不放心,不确定,我想是非常可以理解的,非常自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对他的怀疑抱有过多的怀疑。在谈中国的时候,言论非常复杂,这是可以理解。其中怀疑论将是永远的调子。我们怎么办呢?以前大家老说的一句,就是做好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吧。包括解释好我们的理念,我们的行为,我们与外界的利益共进。另外我们要抱平常心,不因为这些言论的存在,而妨碍我们的道路选择。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