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与高
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数地方大都患有“外来资本饥渴症”。“唯利是图、来者不拒”,“胡子眉毛一把抓、捡到篮里都是菜”,不惜代价拼血本,成为招商引资的通病。
同样,宜都也放低门槛,大张旗鼓地进行招商引资。热闹的招商场面并不少见,但“数字政绩”造就了“不见机器、不见厂房”的怪圈。“吹了几次号,冒了几个泡,剪彩放鞭炮,最后仍在原地跑”,成为人们初期的一个印象。
“大力引进高耗能、高耗水、大运量的企业来本市投资。”“九五”期间,宜都曾经喊出这样一个口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宜都及时调转“船头”,悄然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在“十五”规划中,这个提法已经淡出了宜都人的视线。
据了解,宜都“十五”期间平均每年到位资金约10亿元,有30多个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的项目被挡在城门之外,放弃约6亿元的投资、近亿元的税收。
在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选择中,宜都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极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得更加冷静和从容。
翻开该市“十一五”规划,里面这样写着:“转变发展观念,改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工业发展新路。”
“十一五”期间,限制“三高”项目进入的“红灯”一直在闪烁。先后又有70多个“问题项目”被拒,涉及15亿投资额。
此外,宜都同步实施“六大转变”:由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转变;由“遍地开花”向重点突破转变;由“招管一体”向招管分离转变;由“各自为阵”向园区承载转变;由“政策效应”向环境创新转变;由一般奖励向科学考评转变。并提出“六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科技含量;更加注重节约资源;更加注重产业配套;更加注重结构升级;更加注重协调发展。
宜都还对外公开了“四不”政策:土地不赠送、税费不减免、就业不特殊、环保不让步。
他们利用“资源评价体系”这个标尺,严把项目评估关,从万元产值能耗比、土地占用比、万元投入产出比等指标进行测算,过滤产出低、效益低、水平低和重复建设的项目。
纵然门槛再高,也挡不住“高个子”和“大块头”的脚步。近五年来,年均到位资金超过20亿元。2009年10月,兴发集团投资50亿元建设宜都工业园,成为规模最大的在建项目。
小与大
2001年11月11日,深圳东阳光在宜都首期11条化成箔生产线正式投产,以“同年建设、同年投产、同年见效”,创造了宜昌项目建设史上的第一个发展奇迹。
几年来,东阳光屡次追加投资:建成化成箔生产线82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去年创产值20亿元;新上三期年产3500吨红霉素项目,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环内酯抗生素发酵基地,生物医药可年创产值35亿元;胰岛素和原料药两个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亿元;投资约30亿元兴建自备热电厂,预计年发电40亿千瓦时……
如今,东阳光在宜都已形成电子、制药、能源多元化的产业格局,累计投资超过百亿元,公司资产发展到160亿元。
而宜化集团目前在宜都的技改投入逾7亿元,使原楚星公司实现脱胎换骨,成为亚洲最大的季戊四醇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磷铵生产基地。未来五年内,宜化对楚星总投资将达到30亿元,楚星每年创税将突破2亿元。
把小企业盘大,把大项目做强;一手抓“蚂蚁军团” ,一手抓“航空母舰”。在宜都,一大批外来骨干项目已经顶天立地,而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军团”也是铺天盖地。
前不久,记者从宜都有关部门看到这样一组数据:
2000年,规模工业企业2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有两家,没有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规模工业税收为3100万元,占当年税收总额的35%。
2005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2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5家,规模工业税收达2.8亿元,占当年税收总额的73%;市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2.84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25%,年均增长25.1%。
2009年,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77家,其中产值过亿元达到27家,过5亿元企业达13家,过10亿元企业达到7家,过50亿元企业达到2家;企业纳税千万元以上企业达到14家。
去年,东阳光税收同比增加1亿元,达到3.3亿元,成为宜都第一税源。
正是当初这“一缕阳光”,引来了“遍地金光”,也点燃了宜都人不懈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的万丈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