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鼓励及支持下,3.7万家新一轮事业单位改制不存在政策上的障碍,难点是如何实施及具体操作
与10年前中央政府十大产业部撤并而推行242家科研院所由事业法人转企业法人的体制改革相比,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革覆盖面更广、涉及单位更多;就目前的政策导向看,鼓励及支持出版、报纸杂志、文化、电影电视、广播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改制,考虑中央、省(直辖市)、地(市) 、县(市)四个政府级次,涉及的改制和拟改制事业单位近3.7万家。
这些领域的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有利于为民众提供层次更高、选择性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有利于加快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速度及质量,有利于提升中国价值观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说,此轮的事业单位改制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事业单位改制的实施及具体操作,要吸取上一轮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及科研院所由事业法人转企业法人体制改革的教训,把好国有资产定价及转让关,堵死国资流失的渠道,实现事业性国资转变为经营性国资的保值增值。
因此,当前事业单位改制须强调并落实程序的完整及连续性,抓好依托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产权转让的工作。除此以外,一些自负盈亏搞得好的事业单位,可以一步到位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企业法人,对经营班子成员实施股权激励。但是,经营者持股的股权定价及出资额,要考虑并合理计算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价值。
统一政令破“条块”
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很大区别。虽然,法律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主管机构,但各级财政仍只是一般性的管理指导。到目前为止,事业单位及其资产管理仍是由其所属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实际管理权。
应借鉴2002~2007年国企全面改制操作的经验,由一个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牵头,联合这次事业单位改制所涉及的各行政部委局,制定指导事业单位改制操作的政策。具体而言,就是由财政部牵头,联合宣传、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等部委局,就出版、报纸杂志、文化、电影电视、广播等领域事业单位改制的资产管理及处置等出台文件,而从政策及程序上堵死国资流失的渠道。
“条块分割”既是事业单位管理的现状,也是事业性国资管理的现状。这次出版、报纸杂志、文化、电影电视、广播等领域的事业单位改制,就是为了打破条块分割,通过事业法人转企业法人的改制,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市场化公司。在某种意义上,这些跨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市场化公司,不仅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而且能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意味着,新一轮的事业单位改制必然要冲击事业性国资管理的条块现状。只有政策先行,财政、宣传、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化等部委局协调一致,出台事业单位改制的统一性文件,才能为事业单位改制扫清条块分割的障碍。最重要的是,多部委局协调而出台事业单位改制的统一性文件,有利于清理条块分割的“管理空白地带”,堵死国资流失渠道。
如果这次事业单位改制所涉及的部委局各自就本部门事业单位改制出台文件,容易导致事业单位改制操作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为国资流失留下“管理空隙”。多部委局协调而统一出台文件,意味着协调统一的监督,也意味着事业单位改制方案实行多部门共同审批,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多部委局协调而出台的统一性文件,不可能是一个,应该是多个,在多个文件中可各有侧重点,每个文件在解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的重点或难点问题的同时兼顾其他问题解决。当然,多个文件之间应该有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