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方媒体大肆宣扬“中国假药危害非洲”之说。此说法缺乏全面、可信数据支撑,且大有博人眼球之嫌,令人怀疑其背后可能隐藏的动机。
这一谬论的始作俑者——英国《卫报》言之凿凿,称多项调查研究表明,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所售治疗疟疾之药物有“三分之一”是假药或不符合标准,且这其中“许多”来自中国等国。人们不禁要问,“三分之一”如何得来?“许多”又是多少?数据模糊,无可信来源,也无任何可靠样本。没有真凭实据就妄自推测,似乎有违英国主流大报提倡的重数据、重事实的新闻规则。
非洲确实有假药,这是事实,但并非假药就是“中国制造”。这就好比英国人爱吃“炸鱼和薯条”(Fish and chips),难道说哪一天这一食品被发现假冒和伪劣,就是英国造的假?更何况非洲当地医生证实,一些标有“中国制造”的假药事实上并非来自中国。就连《卫报》的报道都承认,非洲国家自己的工厂目前也有生产假药的情况。
新华社记者在实地调查采访中也发现,有部分当地商人打着中国抗疟药的标签制假售假。在乌干达,以中非医保为代表的中国公司的抗疟药都经当地药品管理部门严格检查认定,中国援乌医疗队用药也都统一采购、发货,通过正规渠道进入当地。
其实,众多中国制药企业在“假药事件”中实属受害者,自身生产的正品被人假冒不说,而且还因西方媒体的报道蒙受“制造假药”的不白之冤,名誉受损,这实乃“双重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