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空中力量对比图。
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4月号(提前出版)报道,原题:《F-15J对决苏-27SK/歼-11》,文章分析了中日空军的主力战机即中国的苏-27SK/歼-11与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15J战机如果发生空战可能的结果,在比较了双方的实力之后,认为中日战机各有所长,双方空战的结果很可能取决于经验和训练,而在这方面,日方占据一定的优势。
文章称,中国的运-12巡逻机多次出现在中日争议岛屿区域,日方的F-15J战机也多次紧急起飞实施截击。长此以往,F-15是否会与中国的苏-27/歼-11战机遭遇,并发生摩擦?一旦发生走火行为,鹿死谁手?要评论双方真打的结果将是相当困难的。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理论上,完全一边倒的可能性不大。一国空军的强弱,取决于装备、指挥、训练、战术和经验等,其中经验与训练最为重要。
文章认为,中日主力战机对决的结果书很难预测,但是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一下对比。
一,这是国际上从未有过的力量对比,与以往阿拉伯国家战机与以色列空军F-15的空战不同的是,中日空军都装备同一代战斗机,苏-27在设计之初,设计师被要求在机动性能的各项指数方面,都必须超越F-15。欧美与俄罗斯第三代战斗机之间较大规模的交火,发生在科索沃冲突中,南斯拉夫空军以米格-29迎战,发生过两架米格-29对两架F-15的空战,米格-29双双被击落。但是这次战争不能作为美俄第三代军机空战的普遍性加以理解,力量悬殊实在太大,F-15背后有强大的预警机支持。南斯拉夫几乎是孤军奋战。而且米格-29属于小型化的苏-27,机动性、雷达的功能都比苏-27大大缩水。
二、中日空军已经50年以上没有作战过,经验相当,都是零。就训练而言,日本航空自卫队当然是北约化的,每月飞行训练时间至少15小时以上,中国的苏-27部队在若干年前就声称训练时间比一般部队高出一倍。尤其是精锐部队年训练时间达到北约标准不足为奇。但是日本F-15每年都与美军展开协同演习,在演习经验、实战准备等方面,日方占有优势。中国空军的训练水平依然与日本、欧美存在差异,尤其是数据链的运用、联合/协同作战的能力。
三、中日双方都对F-15、歼-11进行了技术改造,尤其是武器系统。歼-11A能够运用RVV-AE中程空对空导弹,部分歼-11A还可能运用霹雳-8、霹雳-12先进空对空导弹。F-15J改良换装了APG-63型雷达,能够运用日本独立生产的AAM-4B中程空对空导弹,最新的改良能够运用日本国产的AAM-5短程空对空导弹,拥有与AIM-9X相同的高机动性。这些武器从未经历过实战,中国武器也许一鸣惊人,也许一塌糊涂。
但是,文章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苏-27与F-15从未进行过空战。比较只是纸上谈兵。
苏-27是第三代战斗机中,最为大型化的,有利的一面在于很有力量。苏-27的载弹量为8吨,F-15载弹量7.3吨,但是隐形能力不如F-15。滞空时间也是衡量飞机性能的指数,F-15J的机内燃油储备为6100公斤,苏-27SK为9000公斤,因此在滞空时间上,如果外挂相同,苏-27占有优势。苏-27的爬升速度高于F-15,前者保持着世界纪录。最大时速也占有优势,即快速脱离战场、尾追的能力方面,苏-27也占有优势。空战中,至关重要的技术当然是雷达。这方面俄罗斯、中国常年落后于欧美。一般相信,美式雷达在探测精度、抗干扰能力、兼容性、运算速度等方面要好过俄罗斯雷达。F-15的APG-63型雷达能够同时探测14个空中目标,同时打击其中的6个。苏-27SK使用的H001型雷达能够同时探测10个目标,同时打击其中的2个。至于探测距离,两种雷达都超过100公里。预警机的雷达方面,空警-2000/200使用的是相控阵雷达,探测目标的数量应该高于E-2C,这样多少抵消苏-27/歼-11探测多目标数量不足的弱点,但是中国预警机的扫描角度可能不如E-2C。而且中国空军的两种预警机都在实验性运用之中,运用经验不如航空自卫队,后者从1980年代就装备了预警机。
接下来是空对空导弹武器。俄罗斯这方面的技术在过去的实战中证明落后于美国。即使是同一代的导弹武器也如此,尤其是中程空对空导弹。AIM-120B日本只有44发,用于测试,实际大批量装备的是国产的99式(AAM—4)中程弹。以上比较可以发现,在短程空对空导弹方面,技术数字上日本占有优势,04式(AAM-5)是2000年代后期开发的先进短程导弹,霹雳-8则是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的蟒蛇-3的中国版,依然还在采用传统的被动式红外寻的器。机动性方面日本的04式也会好很多,号称拥有90度离轴发射的能力(与AIM-9X相同)。但是俄、中空对空导弹的共同特点是尺寸较大、燃料更多,因此射速、射程都较远,抗干扰能力较低。
文章称,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俄、美日第三代战斗机技术,各有所长,而苏-27与F-15是老冤家,最好永远不要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