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孤独无助的孩子,亟待用爱去抚平创伤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工作越来越忙,陪伴孩子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孩子被“甩”给老人、保姆看管,父母们认为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但真就可以了吗?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钱志亮认为,孩子的成长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精神呵护,尤其是来自父母的呵护。
二战后法国孤儿院的例子就很典型,当时,不论城市乡下,配给都公平等量,但若干年后发现,乡下孤儿死亡率远高于城市。原来在城市,经常有志愿者去抱或背孤儿,而在乡下,孩子本能的“肌肤饥渴”、精神呵护未被满足。
“父母对子女来说是无可替代的,孩子能从亲子互动中获得安全感并产生良性情绪,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学会交往,形成社会适应能力,并发展智力。”钱志亮说。
有人曾用猕猴做过实验:把小猴从妈妈身边强行带离,在实验室里准备了一个有热奶的钢妈妈,一个没奶的绒布妈妈。按照“有奶便是娘”的推断,小猴应该会亲近“钢妈”。可事实不然,小猴不饿到迫不得已,都不离开绒布妈妈,一吃完奶就赶紧找绒布妈妈。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了小动物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它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对食物的需求。
10岁的小莹是吉林省长春市4年级学生。每天放学后,由姥姥、姥爷接回家。只有节假日才能和父母在一起。“即使爸爸妈妈回来了,基本上也是各干各的。通常是我看动画片,他们上网。我要有心事就同‘娃娃’说。”小莹向记者诉说的时候,眼圈已经变红了。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缺失父爱母爱的孩子会感到紧张、有不安全感,导致负面情绪增多、积极情感减少,甚至出现情绪困扰、人格障碍、行为问题。”钱志亮告诉记者,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每周由他人看管超过30个小时的儿童中,有17%的孩子出现了诸如好打架、欺负人等行为问题,而那些每星期由别人照看少于10个小时的孩子中,只有6%发生了类似情况。
在很多偏僻的乡村,留守儿童就像脱了线的风筝缺少管束和关爱。“孤独,泄气,紧张,心烦,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是很多留守儿童的表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是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义工社党支部书记,她告诉半月谈记者:“从我们义工社每年帮扶的200多名留守儿童身上能够发现,这些孩子性格普遍比较孤僻,对人冷漠,自信心不强,喜欢一个人哭泣。这些孩子本该享受快乐的童年,但是因为缺失父母的爱,很多变成了‘问题小孩’。”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湖北省委副主委唐瑾介绍,留守儿童目前有两种监护方式。一是隔代监护,由祖辈抚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而缺少道德、精神上的管束和引导;二是上代监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监护。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而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让孩子有尊严且幸福地生活,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固然可取,平平淡淡陪孩子长大也值得推崇。”钱志亮提醒,家长要建立家庭至上的理念,重视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钱将来可以再挣,但孩子不能等。作为父母,再忙也要争取多回家吃饭,陪孩子玩玩游戏;再累也要每天拥抱下孩子,给他们讲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