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内地引进台湾国学教材 大幅修改内容编入感动中国人物

2013-09-29 09:55:19 来源:北京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内地引进台湾国学教材 大幅修改内容编入感动中国人物

北师大附属实险学校学生早读时间诵读《中华文化基础教材》。

原标题:台湾教材进京“植入”内地劳模

日前,30所中学的高中生用上了中国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消息引发了人们的兴趣。内地首次引进的这套台湾国学教材到底是什么内容?在北京的课堂融入中是否能够接地气?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台湾国学教材进京并非坦途,由于教材容量太大,缺乏国学师资等原因,目前北京只有一家民办高中在尝试教学。

更有趣的是,为了适应内地的教育环境,教材甚至做了大幅度的修改,多位感动中国人物也被编入台湾国学教材。

焦点

难题一

台湾国学教材量太大 北京学校课时不够

根据报道,目前内地已经有包括北京四中在内的30所中学使用台湾国学教材。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使用教材的只有武汉四中、太原外国语第二学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郑州五中等学校,而北京四中并没有使用该教材。在北京,使用台湾国学教材的,是一所民办高中——北大附属实验学校。

为什么台湾国学教材的推广没有像预期的那样一帆风顺?记者发现,台湾教材和内地教育环境的差异,是主要原因。

《中华文化基本教材》在台湾家喻户晓。从1956年开始,台湾地区高中课程中一直安排有“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属于必修科目。台湾地区现有48%所学校、5.3万高中生在使用该教材。该教材选用四书中的经典章节,涉及做人、处世、内政、世界观、群体观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虽非四书全选,但涉及内容非常全面,内容量比以往国学教材增加了五到十倍”。

但与台湾的教育背景不同,目前内地对于国学课的教学并无加入应试考试范围,只是作为对必修课程的补充,许多学校将其作为选修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并不涉及升学考试。记者发现,内地虽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注重国学的教育,但现今对于国学的学习并没有统一的课标,尚未形成体系,只停留在经典诵读层面。各学校的开展实践情况也相差很大,尤其是高中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负担,更让很多学校对此望而却步。

曾经关注过台湾国学教材推介的北京101中学最终放弃了该教材。“这套教材不是不好,但却不好用,因为内容太丰富,太成体系了,反而不适合我们学校的教学大纲。”101中学相关负责人高老师表示。“国学课作为选修课,在全日制教学中,本来就是见缝插针,课时非常受限。这本台湾国学教材内容量太大,没有那么多课时来消化这些内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