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车在雨中向富平县城边的陶艺村驶去。山冈上树木葱茏,烟雨迷离,如同披着一条硕大的若隐若现的纱巾。公路两边种着的油菜正在结籽,沉甸甸的,一阵阵湿漉漉的风吹过来,苍郁而沉静的枝干在轻轻摇晃。啊,童年的记忆是早没有了,被时间磨灭了,印象中大西北的那种苍凉的黄,踏地起尘的黄,也不见踪影。扑面而来的是广阔的绿,深沉的绿,浓得化不开的绿。
两年前,回到阔别74年的陕西富平县庄里镇,看了我不足两岁时跌跌撞撞进出的红二方面军指挥部,即后来的八路军一二○师司令部,又看了镇中心他曾读过书的立诚中学,紧接着赶去瞻仰他长眠的墓地。
他是党内大名鼎鼎的青年才俊,早在延安时期就大名鼎鼎,经常受到毛泽东的称赞。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在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困下,南方的革命根据几乎丧失殆尽,唯有他参与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硕果仅存。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后,其实就是往他参与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去的,从此才有了新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当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那片黄土地,在路边的大树上、村落的墙壁上,到处看见张贴着历经风吹雨打的署名“主席习仲勋”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布告》,心里想,这个习仲勋,职位如此高,威名如此响,肯定是个年岁不小的革命者。听到陕甘也受到“左”倾路线祸害,刘志丹和习仲勋正被肃反队关押,马上要人头落地,毛泽东大吃一惊,火速传令刀下留人。到了瓦窑堡,面识这个22岁刚刚被释放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十分惊讶,说:“这么年轻!”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他的从容和练达,他在政治、军事和纷繁的群众工作中显露出来的领袖才干,他对党中央各项战略决策的理解力和执行力,他在战争形势下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给毛泽东带来一次次惊喜。有一次,毛泽东当面夸奖他说:“你比诸葛亮还厉害!”还有一次,毛泽东对部下评价他的工作能力,用了“炉火纯青”这个词。在遴选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一职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同志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1952年,习仲勋从中共西北局书记的任上奉调进京,毛泽东又对他在中宣部兼任副部长的老秘书胡乔木说:“告诉你们一个消息,马上给你们派一位新部长来。习仲勋同志到你们宣传部来当部长。他是一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回到庄里镇,我之所以想起这位当年以年轻著称的老革命家,把瞻仰他读过书的立诚中学,拜谒他长眠的墓地,当成我预定的行程,不仅因为他多次受到毛主席赞赏,也不仅因为他就出生在离庄里镇只有25里的淡村镇中合村,还因为他曾是我父亲贺龙的老搭档,两个人在两年多的战争岁月中,互相仰慕,休戚与共,至今仍让我们惊奇和向往。虽然他比我父亲小17岁,但同样是我的父辈。
我父亲和习仲勋第一次见面,是在关中腹地的泾阳县云阳镇。那是1937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部署,我父亲率领长征到达陕北的红二方面军驻扎在富平县庄里镇,等待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当时红军前总在云阳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讨论红军改编的有关事宜。会议决定由关中选派一批兵员补充一二○师,直接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会后,关中特委一位特别年轻的负责同志就关中苏区的军事斗争和兵员选调问题,专程到庄里镇来拜会即将出任一二○师师长的我父亲。我父亲对关中特委的热情周到,对那位特别年轻的负责同志的谦逊和诚恳,印象深刻,一再对他表示感谢。那位特别年轻的负责同志说,贺总,你知不知道?我就是富平人。你们驻扎在庄里镇上的立诚中学,是我读过书的母校,而且我就是在这所学校参加共青团,投身革命的。现在你们就要从这里出发去打鬼子了,我们组织人民群众支持自己的队伍,还不应该吗?
是的,那位关中特委特别年轻的负责同志,就是习仲勋。和毛泽东第一次见他一样,我父亲当时感到他是这般平实,这般沉稳,不禁在心里惊叹:难怪毛主席这么看重他,赏识他,年轻有为啊!从庄里镇回去后,关中特委在关中部队和游击队中层层动员,精心选拔,抽调了500名优秀战士,编成一个补充团,由特委宣传部长郭炳坤带队,开到庄里镇向我父亲报到。望着这支士气高涨、差不多清一色由西北汉子组成的队伍,父亲大喜过望,一个个捶着他们的肩膀说,你们的习书记真是慷慨啊,给我送来了真正的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