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老的劳动力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香港今年8~10月的失业率为3.3%。与这种低失业率相对应的是,2013年5月1日起,香港最低工资提升至30港元/小时,相比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最低工资条例》时的28港元/小时进一步提高。
中原人力资源顾问公司董事总经理周绮萍表示,这项政策的实施,令许多快餐连锁餐厅的基层劳动者工资由过去的时薪十几港元的水平大幅提升,但在工资差不多的情况下,餐厅的基层劳动者宁愿从事一些不需要体力太重的工作,比如保安员、大厦清洁员等。
同时,在香港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为各大行业输入新鲜血液的时候,洗碗或是其他低端劳动力市场却少人问津。根据周绮萍的介绍,目前香港的年轻人中,有60%拥有中学以上学历,其中四成本科学历以上,有六成是有副学士及专业文凭的。
“洗碗让年轻人看不到职业前途。”周绮萍说。
与香港餐饮业劳工短缺情况类似的,还有香港建筑业,截至12月,香港建筑业共有32万注册建造业工人,但其中实际在工地工作的有15万;建造专业工种工人近10万,有近一半年龄在50岁以上,需求缺口达到上万人。而这些技工的工资已经在过去几年飞涨,有些已经接近2000港元/天的水平。
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早前在出席活动时表示,香港的劳动力市场有错配的情况出现,不少半技术或低技术工种难以聘请员工,年轻人又不愿意加入这部分市场,可以考虑新移民及少数族裔等加入劳动力市场。
“社会最需要的工种,工资就应该是高的,最容易被替代的工作,工资自然也就低一些,这适合各个行业各个社会。”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主管胡一帆说。
胡一帆表示,香港与内地的情况不太一样,香港经济有80%由服务业贡献,人员出现巨大短缺,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劳动力的输入。
香港本土劳动力的老龄化结构构成了另一大压力。香港特区劳工及福利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8年,香港本土55岁以上的劳动力供应人数预计由2010年的45.28万人增加到67.28万人,占本土整体劳动力供应比例从13.2%上升到18.8%;比较而言,55岁以下本土劳动力可能由297万人下降到291万人,占比从86.8%下降到81.2%。
目前香港建造商会已经开始研究,争取未来输入8000名海外技术劳工,同时,黄家和所在的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也正在研究引进海外劳动力的可能性,但涉及的审批过程复杂,时间较长。而香港特区政府也正在咨询意见,寻求压缩申请程序的可能性。
胡一帆表示,目前“用工荒”的出现也是教育导向的错配,很多孩子从小被教育就是一定要上大学,应该学习德国在高端制造业提供职业教育。(第一财经日报 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