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行动--旧貌换新颜
一排排造型新颖的农民新居形成新村落,一条条水泥路覆盖全村的每个角落,一座座设施齐全的大棚内各色蔬菜生机盎然……走进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中牌村,农民生活现代化、农业生产生态化的新农村画卷立即展现在眼前。
中牌村位于金昌市区的东南角,是一个山坡多、荒滩多、人口多、耕地少的城郊村,且大多农宅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布局零乱,占用了大面积耕地。针对这一情况,金川区委、区政府按照“入滩增地”的思路,根据村情民意,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将住宅向中心村组集中、土地向种养大户集中、劳动力向城市集中的三个集中,在闲置荒滩上建设农宅,将原有散落在耕地中的旧宅进行拆除和复垦,以增加耕地面积。两年来,共完成中牌村危旧房改造900余套,通过拆除、复垦旧宅基地,人均新增耕地0.5亩。人居环境的焕然一新,全面提升了中牌村的村容村貌和整体形象。
有了漂亮整齐的新农宅,该村联系单位金川区绿化局发挥自身优势,投入人力、物力开展绿化工程,完成金东公路两侧和中牌村文化广场的绿化美化工作,2012年完成宅前绿化4600平方米。中牌村还从整治环境卫生、提高生活质量入手,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以清垃圾、清乱建、清柴垛、清路障活动。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长期配备环境卫生保洁员14名、垃圾清运车2辆,设立垃圾掩埋点及修建垃圾池共14处,全村“四清四改”率达到了90%以上。整洁美观的村容村貌,使中牌村被评为金昌市“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点”,为整齐划一的新农宅披上漂亮的外衣。
有了漂亮的新农宅和整洁的村容村貌,联系单位始终心系帮扶村群众致富增收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联系单位积极推动农业项目落户中牌村,中西设施农业区位于中牌村东部,项目区占地面积118亩,计划投资700万元,新建塑料大棚105座,蓄水池2座,种植葡萄带53亩,并配套了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目前,已有2座大棚的花卉和20多座大棚蔬菜上市,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有了好项目的带动,不仅实现了中牌村50岁以上老人在本村就业的愿望,还进一步了推动中牌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基础好了,村庄靓了,农民收入高了,干群共建新农村的热情更加高涨。在联系单位的积极帮建下,一件件实事、一桩桩好事都办在了中牌村群众的心坎里,如一阵阵春风温暖着他们的身心。
和谐阳光普照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让农村居民拥有均等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更要让他们享受到同质化的生活条件、各方面平等的权利,这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新农村建设的本义不是城的建设,不是村的改造,而在于人的服务。
然而,不可否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幸福感是最难量化的指标,也是最易体察的目标。
为加速推进农村社会建设,我国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的阳光开始普照农村。
2008年,“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全面覆盖,截至2012年6月底,参合人口达到8.12亿人,参合率超过95%,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正得到解决;截至今年8月,低保制度覆盖了5304.8万农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使1.5亿学生受益;乡村图书馆、文化站、“农家书屋”及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和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让农民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未来在村庄整治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要求与尊重差异相结合;要坚持规划先行、完善机制,集中整治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保护利用好农村土地,严控大拆大建,保护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保持乡村特色;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增加农民负担。”甘肃省扶贫办主任周兴福说。(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