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三年,贵阳市、区两级将安排不低于5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开展产业链招商,支持中小民营企业围绕大型企业发展配套工业,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
记者近日从贵阳市工信委获悉,自2011年贵州省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以来,我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民营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截至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10亿元,为全市生产总值的47.6%,但仍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分析,这是由于我市民营企业大部分以传统加工产业及商品批发零售和餐饮等行业为主,处于产业链末端,生产装备水平低。同时,多数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偏小,平均注册资金少,流动资金短缺,资源配置能力有限,导致研发经费及人才力量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为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我市决定实施工业结构升级、园区水平升级和企业规模升级三大计划,加强民营企业重点项目建设,采取跟踪服务,在项目融资、贷款贴息、科技发展、产业园区落户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今年,我市将重点支持益佰、老干妈等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我市每年将优选20至30家骨干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我市将力争到2015年形成以10家百亿元企业为龙头、40家10亿元以上企业为支撑、一批亿元以上企业和中小企业群为配套的民营企业梯次发展格局。(杨丰源)
■ 专家点评
贵州财经大学教授徐大佑:
民营经济要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一个地方产品能否在本地市场拓展,关键在于相关下游产业链的需求程度。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贵州民营企业多数面临原材料、市场在外,生产线在本地的问题,这导致企业生产成本高,发展后劲不足。”徐大佑说。
徐大佑认为,经过多年发展,贵州民营企业已经登上一个新平台。例如,贵阳已逐渐培育出老干妈、益佰、同济堂、黔五福、西洋肥业等一批知名民企。现在,如果地方产业集群效应不够,生产配套跟不上,就难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迅速做大做强。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徐大佑说,贵阳大力支持企业规模升级,围绕现有企业配套招商,一方面有利于倒逼企业苦练内功,在争创品牌、市场营销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打通产业链和产品链,加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的“雁行阵势”,实现产品销售“本地+外地”两条腿走路的格局。(杨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