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王孝平:让乡亲们一起富裕是我最大的春晖梦

2013-10-09 14:29:20 来源: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王孝平:让乡亲们一起富裕是我最大的春晖梦

王孝平为乡亲们修通了自来水

村里修自来水他捐资4万多元购买水管,将自来水送进家家户户;村里拓宽进寨公路没有钱,他拿出5万元启动资金,撬动了70多万元修通了1.3公里长、6.5米宽的通寨公路……在贵州省修文县谷堡乡平寨村梭坡组,有这样一位“默默无闻”反哺故土亲人的春晖使者,说他“默默无闻”,是因为十多年来,他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但在网上却查不到有关他的任何信息,如果不是贵州环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省青联副秘书长陈菊丽介绍,这位新时代的活雷锋王孝平仍然在无声地演绎着他的春晖故事。像这样反哺家乡的事情,在王孝平的身上还有很多,很多他都记不清楚了,但是他为乡亲们做的点点滴滴,全部流传在当地百姓的口中,记在父老乡亲的心中。当乡亲们遇到困难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说:“明天我就办!”而且说到做到,从不食言。“明天我就办!”这句春晖口头禅,成为话语不多的王孝平在乡亲们心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

1971年10月,王孝平出生在贵州省修文县谷堡乡平寨村梭坡组。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勉强读到初中毕业的他被迫放弃学业。1989年,18岁的王孝平开始了他的外出打工生涯。他先后在福建厦门网过鱼、在内蒙古赤峰放牧、在云南河口和广东帮人开车,为了生存,他甚至还去了越南。这些看似居无定所漂泊的人生经历,多年后却成了一个眼界不宽的山里人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为了他后来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基础。1991年,王孝平回到贵阳正式开始了创业,工作中他结识了中铁二院的人,王孝平以他朴实、勤劳、诚信、为人大气的品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从1995年开始,王孝平开始承包一些岩土工程,他自己的事业也不断壮大,并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富裕起来的王孝平没有忘记家乡父老,他饮水思源,积极参与到反哺家乡的公益事业中来。

帮乡亲们用上自来水

2004年10月,对于修文县谷堡乡平寨村梭坡组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让大家记忆犹新的日子,当月,该村民组改变了人畜饮水肩挑背扛的历史,一个村民组100多户人家300多人全都用上了自来水。而帮助大家圆梦的,正是王孝平。

据该村科技村长何生祥介绍,梭坡组村民以前人畜饮水困难,每天要到两公里外的水源地去挑水,往往一个来回就是半个多小时,一户人家人畜饮水按照每天4担水计算,仅每天蓄足所需之水就需要两个多小时。遇到干旱时节,村民们还要日夜排队取水,这样花在取水上的时间就更多,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家里有青壮年的还好,对那些老弱病残的人家而言,饮水成了苦不堪言的大负担。

作为科技村长的何生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想办法改变这个现状。“修通自来水是个大工程,我们村里面只有以前留下来的一套铁管,没有资金,老百姓没有钱只能投工投劳,但是解决自来水问题又迫在眉睫,这时候我想到了王孝平,想找他帮助解决引水进户的水管和水龙头问题。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他打了个电话,没想到王孝平说‘明天我就办,你把村里面需要多少水管和水龙头告诉我就可以了,我明天叫人拉过去。’这句话让我感动不已。”何生祥说。

第二天,王孝平真的找了辆大货车把乡亲们需要的水管和水龙头运到了谷堡乡平寨村梭坡组,就这样,困扰村民们的人畜饮水问题终于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筑了该县一条最宽的通村路

2006年4月,连续几天的大雨造成平寨村山体滑坡,来势汹汹的山洪冲垮了进村马路,缺口达30多米,洪水带来的泥巴沙石把马路也堵塞了,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村干部们看着一筹莫展。

情急之中何生祥想到了王孝平。“我打电话给孝平,想找他帮忙拿点钱把路修通,把堵塞的地方用推土机推掉,孝平在电话中还是那句话‘明天我就办’,他说你把劳力组织好,明天我把需要的水泥和沙子找人拉过来。”何生祥说。

在王孝平的帮助下,乡亲们战胜了山洪,通车了,平寨村的乡亲们笑逐颜开。

近些年来,随着修文县的快速发展,平寨村的村民们开始试种经济作物,作为科技村长的何生祥规划了蔬菜基地,村民们进出村寨也更加的频繁,3米宽的乡村道路制约了平寨村的经济发展,把进村公路硬化拓宽成了平寨村民最大的心愿。

“需要拓宽的进村路有1.3公里长,设计拓宽到6.5米,村里面没有钱,我们也只能是空想和着急。”何生祥说。

2011年底,为了修路,何生祥“厚着脸皮”找到王孝平。王孝平当即说:“修路是个好事情,只要乡亲们愿意无偿投工投劳,我愿意拿5万元钱出来作为启动资金,明天我就可以办好。”

何生祥把王孝平捐资5万元为家乡修路的事情告诉了村民们。村民陈玖金激动地说:“人家王孝平私人为家乡修路都出了5万元,我们投点工算什么。”

2012年初,平寨村的村民们行动起来,开始硬化拓宽道路。可道路刚修建不久,王孝平捐资的5万元就用完了,何生祥和村支两委把王孝平反哺家乡捐资修路的事迹向谷堡乡党委和政府做了汇报,乡党委和政府领导说:“像王孝平这样的人要大力支持,不能打击了他作为在外游子建设家乡的积极性,我们不仅要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更要想办法给你们解决剩余需要的资金问题。”

“后来,谷堡乡党委和政府支持了我们60多万,加上王孝平的5万,我们一共撬动资金70多万元,你看我们这个宽6.5米的路,在我们整个修文县的进村路中是最宽的一条。”何生祥自豪地说。

让所有乡亲富裕是他最大的春晖梦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除了为家乡修路引水,王孝平非常关心家乡父老乡亲的疾苦。2007年,当他得知村里很多人交不起合作医疗的费用时,他拿出5000多元,帮乡亲们把合作医疗的费用交了;2013年8月,当他听说乡亲们喜欢娱乐跳舞,村里文化广场没有音响设备时,第二天他就委托科技村长何生祥和谷堡乡派出所警官许吉强把价值2000多元的音响设备送到村里;2006年,谷堡乡遭遇洪灾,他积极响应乡党委和政府的号召,慷慨捐款5000元助力抗洪抢险;在谷堡乡修建从乡政府到平寨村公路时,他拿出2万元……尽管这些年王孝平为乡亲们做了不少好事,但是在他看来这是治标不治本。

王孝平说:“村里有困难找到我,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平寨梭坡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去贡献我微薄的力量,如果乡亲们都富裕了,村里面有了钱,大家自己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乡亲们都富裕起来,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一个人富裕不是真富裕,大家富裕才是真富裕。在王孝平的心中,让家乡所有父老乡亲富裕起来是他现在最大的春晖梦和中国梦。

王孝平有一个规划:那就是带领乡亲们大量种植猕猴桃。“我们家乡土地比较多,荒芜的也多,你看那几个山头和前边这片土地,如果都种植上猕猴桃,会是多么壮观,乡亲们腰包也能够鼓起来。”王孝平说。

另外,王孝平计划在家乡先期投资500万,在平寨村修建一个大型的春晖水库。“我们这里四围青山如画,但是猫跳河位置偏低,不利村里灌溉和旅游开发,因此春晖水库修好后,一方面我们可以养殖高端鱼,可以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于水利灌溉。你看我们这里景色多好,我还要修建春晖敬老院,让村里面的每一个老人没有后顾之忧,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王孝平说。王孝平的语气虽然平和,但是正如他的春晖口头禅“明天我就办”一样,这是一个在外游子对故土亲人最庄严的承诺,也是一个春晖使者反哺家乡最动人心弦的时代强音。

(通讯员 陶林 田芳)

编辑: 宁波 标签: 贵州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