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问诊招生腐败 自主招生为何招致“自主腐败”?

2013-12-03 08:48:33 来源:光明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二问:自主招生如何实现信度和效度的统一

一直以来,公众就对高校自主招生能否实现信度与效度的统一存疑,此次“蔡荣生事件”更在某种角度上坐实了这种质疑,暴露出高校招考制度上的漏洞。对此,张亚群认为,未来改革应“让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承担定期对考生的文化知识与能力的检测工作;推进考试立法、大学招生章程及相关教育法制建设;增加自主招生的透明度;主动接受和加强社会和大众传媒的监督”。

记者:此次“蔡荣生事件”,直接暴露出高校招考制度漏洞。要弥补这些不足,在制度上有哪些完善空间?如何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张亚群:任何一种考试选拔制度,都需要以信度与效度为基本保障。试行自主招生改革以来,大众媒体质疑声不断,是与这项制度的不完善、不配套分不开的。从招考方式来看,自主选拔适应范围小、成本高,加之社会诚信不足,限制了大学自主招生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大学自主招生不等于自行考试,第一,应让专业化的考试机构承担定期对考生的文化知识与能力的检测工作,避免招生院校每年临时组织“选拔考试”。第二,以法治为保障,推进考试立法、大学招生章程及相关教育法制建设。第三,完善自主招生选拔程序,增加自主招生的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第四,明确自主招生的分工职责,接受和加强社会和大众传媒的监督。应以一定方式事先征询公众对招考方案的意见,提前公布报考条件、考试科目与选拔标准;自主选拔程序与过程应公正公开,选拔结果定期公示,接受社会和大众传媒的监督。

记者:国外不少大学,除了有严密的招生制度之外,还有一支庞大的、专业的、常年运作的招生队伍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反观国内,不少高校的招生、就业归属一个行政部门,“三五个人每年忙几个月”,本该“阳光”的第三方如何监督、由谁组成,则“一直是个谜”。这样的招生队伍和监督机制是否存在短板?

张亚群: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就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自主招生制度。当时大学招生,都制定并事先公布自己的《招考章程》,详列报名条件、招生数量、考试科目和录取办法。因为招生规模小、考生也较少,招生考试多为单独举行,多地设考点;也有委托、推荐招考及联合招考。大学成立专门的招生委员会,由学科教授、教务长组成,专职负责命题考试和招生录取,而不是由单一的行政人员招录。尽管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自主招生的教育与社会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但其基本原则还是值得借鉴的。简单说来,就是自主招生不能年年办、临时拼凑招考队伍,要有相对稳定的章程、专业学术队伍及公开透明的选拔办法和标准。这样做也有利于中学的正常教学,有利于更好地衔接中高等教育。

“引入第三方监督评价”需要以制度建设及法治化为根本保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监督评价”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制约,本身是有某些局限性的。这在诸如“评奖”“评优”等涉及利益分配事例中,屡见不鲜。这方面的改革任重道远。

三问:招考分离能否成为“问诊”招生腐败新的突破口

从特长生、保送生制度到自主招生,近年来,几乎每开辟一种新的选才方式,招生腐败的声音都不绝于耳。招生权力究竟应该赋予谁?招考分离能否成为高考改革新的突破口?“实行招考分离是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张亚群认为,这涉及思想观念、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改革,“虽很艰难,但不能不改”。

记者:在现行高招制度寻租空间尚存的背景下,“招考分离”能否成为问诊招生腐败、实现高考改革新的突破口?

张亚群:实行招考分离是高考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这次《决定》与三年前颁布的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在政策导向上一脉相承,在某些具体改革内容上则更进一步。就其改革导向而言,确实面临着如何建立社会诚信及招生公平公正的保障机制的难题。它涉及思想观念、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社会组织多方面,需要进行系统改革。如果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不仅难以达到预期成效,也为招生腐败打开了缺口。这一改革进程虽很艰难,但不能不改。

理想的高校招生选才方式,是在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双向选择。为此,一方面要继续改革和完善高考评价制度,另一方面积极创立基本的保障条件,包括建立、健全中小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的有效考核机制;建立相应的学校诚信与社会诚信的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完善高校的招生考试评价机构;推动区域经济和基础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为综合评价制度的实施提供经济和人才保障。

记者:也有声音认为,如果招考分离仅仅是将判卷权简单平移到专业机构,无益于招生制度完善。真正科学的“招考分离”,该如何体现?在实际操作环节,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又是什么?

张亚群:具体而言,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招生标准,指定考试科目,选择和委托专门的考试机构代为组织命题,实行统一考试。考试机构承担测量、评定考生知识、能力的工作,考试成绩供招生院校使用,选拔合格人才。政府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和社会舆论对招生考试、录取环节行使监督职能。

为了推进高考招考分离等改革举措,首先,完善招生考试制度,以法治“考”治“招”,将招生权力的行使,严格约束在制度规范之中。其次,健全学校与社会的诚信机制,保障高校招生考试的公平与效率。再次,加强考试理论和招生模式研究,吸收和借鉴历史与国际经验。在实际操作环节,着重解决招生与考试的功能定位、权力与责任问题。(本报记者邓 晖)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