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职教院校陷“吃不饱”窘境:高就业难招生引拷问

2013-11-25 10:19:0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职业教育:高就业率缘何“招生难”

受传统观念影响、职教生“后劲不足”、招生政策等原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未真正形成

2013年近700万的高校毕业生让大学生就业难更加凸显,然而职业院校就业却“风景这边独好”。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全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但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就业火爆,但职业院校招生“吃不饱”、生源萎缩问题突出,职业教育呈现“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现象。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何成了家长学生眼中的“鸡肋”?

就业率逆势“飘红”

“从未遭遇就业难。”谈到毕业生就业问题,重庆工业技师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柳孜亮自豪地说,“今年虽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但一样有很多企业过来要人,我们毕业生供不应求,不少学生的目标是进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吉胜介绍说,今年该校共有1624名毕业生,去年就业率是96.78%,今年基本相同,毕业生平均工资在2600元左右。该学院电气工程系党总支书记王毅告诉本刊记者:“今年我们系向一家电力公司输送了35名毕业生,对方还嫌少。5月22日,另一家电力公司问我们要30人,但毕业生已经全部就业。”

重庆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唐天强说,他们学校今年毕业生约2500人,除个别学生因个人原因外,几乎100%就业,平均一个学生约有3个企业争抢,“像汽车、数控等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月薪就有2000元,转正之后少则3000元,多则5000元。”

重庆市教委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隗建勋说,2013年重庆市中职学校毕业生约13.25万人,就业率达到98.3%。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和麦可思研究院联合编写的《2013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底中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90.4%,初次就业率仅次于“985”高校,就业率连续三年增长,自主创业者比例高于本科生,毕业后三年收入倍增。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何能逆市“飘红”?受访者表示,职业院校就是培养一线高级蓝领的明确定位是主要原因。

人才培养定位的不同导致了本科生和高职、中职生就业观念的差异。一些大学毕业生希望找份体面的工作,往往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而高职、中职生认同自己的“蓝领”身份,能吃苦,愿意在一线工作。

重庆工业技师学院数控机床专业的学生刘龙俊明年就要毕业,他说:“我对工作要求不高,先从基层加工做起,只要能学到技术就行,有技术不怕没饭吃。”

在专业设置方面,高职、中职院校跟市场结合紧密,不少学校围绕产业办学,与产业主管部门、劳动人事部门紧密联系,与工业园区、企业深度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同时根据产业的发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据本刊记者了解,重庆渝北区职业教育学校的5大专业群覆盖了重庆汽车、机械、电子等主要产业,90%的学生输送给了重庆各大工业园区,每年毕业3500人仍供不应求;重庆经贸中等专业学校根据西部地区茶叶发展的需要,开设了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首批150名毕业生提前一年就被贵州等地的茶叶生产企业“预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