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让孩子们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2013-11-08 15:26:4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述评

异地高考方案首次破冰,电子学籍杜绝高考加分弄虚作假,开展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督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回应民众诉求,聚焦热点难点,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和人才成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全面深化改革即将展开。人民群众期盼在教育领域能有更加切实有力的措施,让更多孩子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大胆探索:深水区改革艰难“破冰”

2012年岁末,各省份陆续出台的异地高考方案,被认为是教育深水区改革的艰难“破冰”。教育公平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民众反映突出的高考、择校等教育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努力推进,从体制机制上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办法。

2013年秋季学期开学,全国首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启动实施,配套启动的电子学籍系统将在年内实现全国联网,从技术层面彻底杜绝可能与择校或高考移民挂钩的虚假学籍、重复学籍,同时还可为随迁子女跨省转学提供便利服务。

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需要更加强大的物质保障。2013年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为了实现这个20年未能实现的目标,国家和地方以一系列创新之举确保老百姓的“读书钱”花得起、用得好。教育部还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监管,强化公开,提升专业化水平,推行绩效评价和奖补机制,让国家财政投入的每分钱都能用于教育、服务人民。

改革进入深水区,每一步探索都关系着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每一项创新都牵涉着多个部门的联动协作。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在党的十八大的全面部署和要求下,我们正在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育人为本: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3年4月,教育部宣告启动“减负万里行”,在一年时间里,通过自查、抽查等形式,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入学、校外培训、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不规范办学行为进行曝光、问责和处理;2个月后,一项被称为“绿色指标”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宣告诞生,科学制定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5个方面20个关键性指标,并将以此为基础对中小学校进行全面体检。

有专家评价说,“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老观念、旧体制逐步被打破,改革的新气象不断呈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焦点图片

美宠物狗与男童做“双胞胎”

王诗龄“强吻”kimi林志颖显尴尬 曝俩萌娃有爱瞬间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精彩热图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