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六湖八湿地”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
成都双“喜”临门。
这一喜,是锦城湖、白鹭湾湿地今天对公众正式开放,环城生态区“六湖八湿地”美景初呈;另一喜,是7天后,名噪全球的财富全球论坛将在这里盛大启幕。一个城市生态项目,一个全球财经盛宴,两者共同呈现的,是成都“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昂扬姿态。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成都把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
从2011年起,成都启动了环城生态区的立法保护及规划建设,决定傍河成湖,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环中心城区形成一个水韵悠长、绿意盎然的大都市湿地景观,不仅如一条“绿色的翡翠项链”极大地提升现代化、国际化成都的生态环境,而且将为后世子孙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立足当下,泽被后世。以“六湖八湿地”建设为标志,成都踏上了治水兴城、生态筑梦之旅。
打造城市生态系统,为城区戴条“翡翠项链”
距城南新崛起的大源片区短短几分钟车程,车水马龙的锦城大道与剑南大道交会处,即是锦城湖入口。
踏上休闲广场,一片开阔的水域呈现眼前,石、桥、林、草映于水中,鸟鸣鱼游其间,尽显灵动之美,尽现惬意之闲。
纵观全球各大城市,能在高度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时近距离保留生态形态的,屈指可数。而成都,却决定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保留下133平方公里的生态空间,为市民提供生态休闲场所,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绿肺空间。
2011年底,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上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打牢生态本底,坚持用抓基础设施的办法抓生态建设,要坚决维护“绿线”规划的权威,抓紧推动环城生态区保护进入城市立法程序,让这条中心城区的“翡翠项链”能够世代传承。
紧锣密鼓的行动接踵而至:2012年初,“环城生态区”正式命名,成都提出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的设想;6月,《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形成,成都市人大启动相关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8月,环城生态区领导小组成立;10月,成都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10月底,锦城湖率先开建……
建设“绿色的基础设施”,成都从源头着手:《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开国内先河,针对城市特定区域规划进行立法,对环城生态区实行“绿线”控制;“六湖八湿地”中每座湖、每个湿地,都编制了操作性极强的实施规划,突出生态功能和水环境功能。
连珠成串。当六座湖泊相继波光粼粼,八片湿地接踵摇曳生姿,一条“绿色的翡翠项链”,将镶嵌在城区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