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通”可能也要拿牌
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指出,按照《通知》和央行的相关规定,羊城通已符合非金融机构发行预付卡范畴,很有可能也需要向央行申请牌照。因为羊城通不仅可以支付公用交通费,还可以在一些便利店使用,已具备“电子钱包”的小额支付功能,具有跨领域支付的特征。
商场调查
购物卡仍可非实名购买
对于《通知》要求严格管理的另一类卡———单用途预付卡,记者昨日走访市内多家商场发现,仍可非实名购买,无须登记。
在北京路的一家大型百货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告诉记者,买卡不需要带任何证件,不论单位还是个人都可以买,1000元送10元。而记者之前还刚刚从广州环市路一家高端百货购买了2000元的购物卡,也是不需要任何证件。当时,办卡的服务中心内坐满了等着办卡的人,有工作人员悄悄告诉记者,来这里买卡的人大部分都用于送礼,一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办卡场面更是火爆,往往要排队等上半小时才能买到卡。
记者调查发现,商业购物卡的覆盖范围其实非常广,几乎覆盖了消费的所有领域,比如百货、超市、旅行社、餐饮店、家居建材中心、洗衣店、美容美发店、药店等等。如果按照在广州国有百货的购物卡销售比例(大约占企业总销售额的20%-30%)来粗略估算,整个市场的交易规模至少每年可以达到上万亿元。
相关背景
商业预付卡之前世今生
我国从1995年开始,就有规定、通知来禁止购物卡,但也只是停留于纸面,购物卡可谓屡禁不止。1998年,代币购物卡再次被多部门明令禁止,此后,相关管理条例还一再重申。十多年间,屡禁而不能止造成存在即是合理。
2005年沃尔玛就公开呼吁解禁购物卡,因为其它大部分超市都发行各种购物卡,而持卡购物的消费者自然要到其它超市去,据统计,沃尔玛为此节假日销售损失达20%,这就破坏了市场的公平。
从产生到发展,购物卡这一路走来,经历过各种“封杀”和劫难,却仍然大行其道。没有人能料想,一张小小的卡片,背后却往往上演着逃税、受贿等惊险刺激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背后,则是利益主体的见缝插针、监管部门的半推半就,政策法规的隔靴搔痒、灰色链条的稳如磐石……
今年“两会”期间,央行又一次表态要解决这个问题。据称,相关方面认为,公款购买储值卡可以开发票,然后送给私人,很容易形成腐败,所以正研究如何规范储值卡的发行,可能要在发卡环节禁止开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