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口计生委于日前发布《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2》。《报告》向社会公布了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社会融合、人口管理以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等状况,引发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流量、结构和流动人口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及其出现新的特征,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应该怎样调整呢?
流动人口群体出现四大新变化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加速推进,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且达到历史新高。”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人说。
据2011年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流动人口的平均年龄约为28岁,“80后”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劳动年龄流动人口的近一半。
“在总量剧增的同时,流动人口群体自身也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这些新变化、新趋势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正常产物。
《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出现几大新特征:一是流动人口规模庞大,新生代农民工成为主体。二是人口流向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向多向集中转变,新增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重点培育的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三是流动人口稳定性增强,家庭化迁移成为趋势。四是流动人口参保比重较低,权益维护有待加强。
从流动人口代际转换上看,第一代农民工的子女开始成为流动人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说,融入城市意愿比上辈强烈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发生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由城乡“双向流动”向“扎根城市转变”、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
翟振武说,流动人口是经济发展活力的“风向标”、社会和谐稳定的“晴雨表”,应对其人群生活状态和需求变化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