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假信息?归根结底是利益驱动
“社会公众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向社会传达善意的心愿,面对微博、微信中的弱势群体或公益事件,往往有较强烈的介入意愿。即使缺乏对事件真实性的考察与分辨,也会积极参与进去。”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巢乃鹏副教授说。
在自媒体时代,对虚假信息发布者的动机不可一概而论,或出于好奇心,或追求名气,甚至故意“恶作剧”。但从根本上说,利益是核心。通过微公益或其他形式出现以唤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带来更多的视觉注意力及关注度,最终谋取商业利益的回报。
“从对某些热帖追踪调查的结果看,被频频转发的帖子中公布的手机号被改造成收费电话号码,只要打便收费。特定主体设置陷阱、进行诈骗,这已经触犯法律,应当受到相应惩处。”丁柏铨说。
为了谋取利益,“粉丝”成为关键。“在娱乐化和商业化的驱动下,职业粉丝和粉丝交易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一条灰色粉丝产业链。”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处长王晓阳说,一些人通过刷粉丝积聚影响,并利用其巨大的粉丝库,或进行虚假宣传,或打压商业对手,破坏正常商业秩序,扰乱用户使用环境。
骗取爱心人士转发的虚假帖子之所以如此猖獗,与网络的开放性、不确定性也有关系,人们可化名、多次转载,且一旦注销后,很难追查。这使得不法活动不易被发现,王晓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