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芳曼
五年了。
担架上的“敬礼娃娃”郎铮长高了不止一头。“可乐男孩”杨彬成了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地震中截肢求生的刘岗均,担任着绵竹市汉旺镇青红社工中心副主任,家中开设的便民超市,名叫“梦想起飞”。那些在大地颤栗中出生的娃娃们,已经走进幼儿园,开始演练防震逃生。
各不相同的灾难境遇,一样萌发的前行力量,定格的,是眼前绽放的笑脸。
时光流转。五年前,汶川,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
抢险救援“分秒必争”,安置群众“百日攻坚”,恢复重建“千日奋战”,发展振兴“万米长跑”……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援,四川上下同心协力,捧出一份重建答卷: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放眼四川,西部经济大省坚定迈向全国经济强省。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这一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恢宏篇章,见证了不屈中国的坚强砥柱、制度优势的不竭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的强大动力。
那一刻到这五年,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汶川,诠释着一个政党的庄严宣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穿越灾难,砥砺奋进,这一份信心沉甸甸。
生命至上,尊重科学。从举国同心科学救灾,到众志成城科学重建,科学发展贯穿始终
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强震,唤醒国人五年前的记忆。
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中南海与汶川、芦山零距离,党中央运筹帷幄,中央领导心系灾区、亲临一线。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征,各路力量千里驰援,白衣天使勇挑重担,十三亿爱心奔涌汇聚。
从汶川到芦山,生命至上的旗帜高高扬起,科学救援的理念深入人心。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画面定格,强音回响。
生命营救,分秒必争;过渡安置,刻不容缓。
历经汶川这一役,中国从灾难中积累经验,健全法规、完善机制。汶川抗震救灾建立的“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抢险救援工作机制,实施的“就地、就近、分散”安置方针等,为芦山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提供了重要经验。
在芦山地震中,强震发生仅仅10分钟,成都军区及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同时成立;震后不到半小时,四川省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率队赶赴灾区一线。
第一时间,救援力量再次集结,社会资源再次汇聚,爱心热潮再次涌动。
对生命更加善待珍惜,救灾应对更加有力有序,社会心态更加成熟理性……
回望汶川,铭记来路。破解巨灾后重建这一世界性难题,必须坚持科学重建,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规划。
汶川灾区重建从一开始就注重整体谋划、科学统筹。用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坚持全域全程搞规划、开门开放搞规划、高起点搞规划、突出特色搞规划。
今日汶川地震灾区,已难见满目疮痍的痕迹。新村落融入田园风光,新城镇焕发勃勃生机。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而是脱胎换骨。
重建后的灾区,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过震前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