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多了 效率高了——
“数百职能中,拆违的形象最光辉”
2013后半年,武穆的工作开始发生变化,拆除违建,成了城管队一项重要工作。
从某种程度上,这对于武穆算是一件好事——在城管负责的数百项职能中,拆除违建的形象可谓最为“光辉”:“除了盖违建的,没有谁不支持拆违,这与查抄小商贩相差很大。”
实际上,拆除违建在2012年就成为城管的一项主要工作,2013年3月北京市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后,“拆违”更是迅速加码。8月,人济山庄“最牛违建”曝光,再次加快了全市拆违的脚步。
“我不是拆违组成员,但拆的项目大时,我们都要去现场。按我们的话,就是去站脚助威,加油鼓气的。”武穆介绍,拆违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除了社会认可程度大外,与其他部门联合执法不无关系。由于拆违涉及法院、公安等多个部门,其执法力度,远超城管一家之所能:“真到拆的时候,也不用城管动手,全是雇来的施工队。”
“从拆违就能看出来,其他部门的‘威力’,比城管可大多了。”就在12月中旬,武穆开始对某通信公司张贴小广告的行为做出查处,在以往多次查处无效的情况下,武穆也体会到了“联合其他部门”的威力,“城管怎么罚都不管用,但这次我们联合了工商部门,要取消企业明年的经营权,一下就管用了。”
现实正是如此吊诡,其他部门“一管就灵”的事情,恰恰都是在十几年前城管成立时,由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给城管部门的——按照彼时的说法,这种行政管理职能的转移,是为解决“几个大檐帽管一个破草帽”的尴尬。
“结果整合了十几年,我们城管这顶‘大檐帽’,却是最弱的一顶。”武穆坦言,城管看似变化不少,但实质没变,正如他的六年城管生涯:“从想解决矛盾,到逃避矛盾。”
(文中武穆为化名)
主笔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