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从根本上端掉穷县里的豪华办公楼
今年的贺岁片《私人订制》里有个桥段,“领导”的乡下亲戚希望自己头上“贫困县”的帽子一直戴下去,“贫困县的帽子摘不得,摘了就没了国家补助”。
这句话似乎是为黑龙江省海伦市“私人订制”的。近年来,海伦一边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去年戴上“贫困帽子”,今年搬进“豪华衙门”。
可是,当地农民却抱怨:今年涝灾不小,收成减少1/3还多,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不起作用。
虽然当地已对政府大楼超标房间进行腾退,但这事依然让百姓寒心。毕竟,你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这是事实。
国家评定贫困县,为的是让扶贫工作有的放矢,把中央的好政策精准、迅速地落实到最需要扶助的地方。
“贫困帽子”底下藏不得猫腻,好政策就怕歪念经。在一些地方的党政领导眼里,“贫困帽子”虽不好听却很“实惠”——不仅能使地方财政的日子好过,还能让办公条件、福利待遇得到改善,至于撑起这顶帽子的贫困人口的福祉,对不起,容后讨论。
不夸张地说,这就好比嗷嗷待哺的民众用自己的贫困生活换来一些“父母官”的好日子。这跟拿别人的血染红自己的顶戴花翎有什么区别?
不只是海伦,这些年,类似穷县阔衙门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部分贫困县主动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亟待从制度上打破这种怪现状。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永富日前表示,下一步将改革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通过改进贫困县的考核机制,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研究建立重点县退出机制。
希望上述改进能尽快落实,从根本上端掉穷县里的豪华办公楼,彻底改变一些干部扭曲的为政观,还贫困县里老百姓一个公道。(熊建)